性元素(铀、钍、钾-40)的辐射能量的特性,但温度达到800度以上,辐射能量会全部释放。
等于入炉烧过之后,瓷器中的所有能量归零重置,然后,矿物质晶体中又会以恒定速率吸收。时间越久,吸收的越多。
热释光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取样加热,温度控制在500左右,使晶体缓慢释放能量,然后检测光线强度总和,继而计算瓷器的烧制年代。
赝品是刚烧的,其中自然没有什么辐射能量,那怎么骗过仪器?
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很简单,王齐志和关兴民也知道:把具有射线功能的机器过个几十上百遍。比如机场的安检仪、医院的x光机、ct,乃至伽马仪、γ后装治疗机。
但有一个缺点:射线直接照射,会使釉层乳浊化、乃至产生褪色现像。
想像一下,在太阳底下暴晒好几年的玻璃瓶……都不用做什么检测,肉眼就能分辩出来,所以很少用。
第二种,就是倒流壶这种:加一点正处于衰变期的矿物元素,比如贫铀。加的越多,仪器计算出的年代就越久。效果明显不说,还够持久……几亿年!
但有技术门槛,而且非常高,国内懂得人不多,干的人几乎没有。
所以林思成怀疑,那樽倒流壶十有八九,是国外哪个实验室的产物。
不奇怪,这样的东西,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大概到15、16年,唐三彩、元青整船整船的往进拉……
王齐志再没有追问,林思成有条不紊的走着过场
“清康熙仿明永乐‘胡人乐舞’马挂瓶,辐射值0.28微……”
“明周文靖《古林寒鸦图》,0.08……算了,忽略不计……”
“清咸丰春梅报雪硫璃碗,0.76微……”
大致测了二十来件,林思成就没什么耐心了。看到几位教授已鉴了个七七八八,他转转眼珠:
“关主任,要不下午再检?”
等下午,林思成早跑了?
“再检几件,再检几件……”关兴民哄小孩一样,“晚上唐乐宫,你不感谢一下王教授?”
林思成愣了愣:搞了半天,还得我掏钱?
算了,帮人帮到底。
林思成继续:“宋磁州白地黑笔洗,0.42微……”
“元代和田玉白狮子镇纸,0.02,忽略不计……”
“辽金蓝璃琉镂空薰炉,0.86微……”
“北宋神宗元丰通宝,一箱……忽略不计……嗳,等等,机器坏了?”
都已经走了过去,林思成“咦”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