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布局还这么严密?可想而知,有可能突发的状况,该做的预防,早都考虑到位了。
比如,以“诈骗嫌疑人”关在看守所的中间人,根本就不知道卖家的真实身份。
也不用猜,卖家肯定是国际友人,拿的是国外护照,你查都没办法查。
受害者,也就是四百万买了铜炉的那家古玩公司,也不过是遭受了无妄之灾:故意被卖家引上钩的。
市值六百万的东西只卖四百万,谁不上钩?
等于除了这樽铜炉,基本没什么线索,你怎么查?
但查不好查是一回事,查不查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谓雁过留声,风过留痕……
关兴民猛吐了一口气,眼睛掠过林思成,定在王齐志的脸上:“王书记,帮帮忙!”
王齐志顿时就乐:“出力的是林思成,关主任,你问我?”
关兴民笑了笑:“您是他老师啊?”
嘿,这话讲的……我怎么就这么爱听呢?
他边乐呵边点头:“关主任,不骗你,林思成不提醒,我还想不起来这是洗货的手法。具体怎么往下鉴,你还得问他……”
林思成也没卖关子,又拿起铜炉瞅了瞅内膛:“内膛移植的锈层不薄,还粘这么牢,就是怕被买家或是鉴证机构发现……所以,内里肯定另有乾坤……
再者,既为压经炉,炉内炉外却不见半句经文。所以我怀疑,十有八九,膛内锈层底下刻的是佛经……只要能证实这一点,就能进一步的证明伪造者以真造假的目的,确实为洗货……”
关兴民也是这个意思:毕竟只靠眼鉴,只靠推断,理由不是那么太能站得住脚,还得有证据。
但他不知道,证据怎么找?
听到“内有乾坤”,关兴民精神一振,“那怎么弄”
“很简单,加热!”林思成又用放大镜瞅了瞅,“内膛锈层胶着物,应该是环氧树脂混合松香调配,有氧环境下,温度达到180c,就能使脂分子发生有氧化溶解……”
关兴民也是行家,一听就懂:一百八十度,别说损害铜炉本身,连铜锈都伤不到。
到时候,移植的浮锈一掉,赝品自然也就成了真品。
移接木,瞒天过海,简直完美……
他猛呼一口气:“申科长,熔炉预热!”
科长放下文件夹,忙打开了机器。
一百八十度,很快就好,科长用夹钳把铜炉送了进去。
对外有观察口,五颗脑袋齐齐的围了上去。
但窗口就那么大,不是一般的挤,女警官的耳朵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