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三秒,等胶液固形,她又抄起毛巾,仔细擦掉缝隙里挤出的漆液。确定没半点残留,才会夹上夹具。
挺熟练,也挺细心。
就这样,一个粘,一个夹,不大的功夫,酱色的瓷片尽数拼完。林思成竖起玻璃捧,来回比对了一遍。
需要重新定位的地方不多,稍稍调整了一下,一樽半残的洒金钵座落在台面上。
就碗口还缺一块,像被什么野兽咬了一嘴。
最后检查了一遍,林思成直起腰:“电窑恒温,温度80,湿度90,定时四小时……”
等他说完,陈怀芝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她读了四年大学、三年硕士,又在实验室上了两年班,第一次听说漆补的瓷器,能用电炉烤的?
慢一些的自然阴干,条件好一点的用专门的荫房,最短都得二十四小时,温度从来都没有超过三十度。
惊讶是一回事,干不干又是另外一回事。她半点都没犹豫,小翼翼翼的托着底托,把瓷碗送进了电窑。又认认真真的按照林思成的要求,调好温度和湿度。
关好窑门,总觉得不大妥当,陈怀芝小心翼翼往前凑了凑:“不会……裂吗?”
不是质疑,也确实有一点点好奇,最关键的是,李贞着重提醒过她:
林思成的点蓝和补瓷技术连商教授都惊叹不己,对一些关键的技术应用,连商教授回来后都要反复揣摩,才能理解。
机会不易,你去了该问就问,该学就学,千万不要矜持。
机会这不就来了?
“提醒的是不是晚了点?”
林思成开了句玩笑,又点点头,“放心,不会:大漆的凝结本质是漆酚在漆酶催化下的氧化聚合反应……
它首先是氧化,而后聚合,最后才成膜固化……只要在这三个过程中保持分子活性,并不影响漆膜的最终成形……”
陈怀芝眨巴着眼睛,瞳孔中全是迷茫。
乍一听,好像懂了,但反过来想:大脑依旧空白。
林思成又揉碎了讲:
“漆酚是带有长链烷基的邻苯二酚衍生物,其r基团的不饱和度,尤其是含共轭双键基团的不饱和度越高,氧化聚合活性就越强,漆膜质量就越好。”
“促进漆酚氧化的介质是水,其次,自由基引发漆酚分子间的交联反应,形成长链聚合,继而构建三维网络结构……加热可以加速反应过程……”
“所以,只要保证足够的湿度,适当的温度,就可以将漆膜的固化过程快速缩短。”
陈怀芝听懂了,但不理解:“但我之前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