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份只有铜和砷,以砷做为助熔剂……而半坡黄铜,距今多少年?”
林思成伸出手,叉开五指:“准确点,4700年,按照西方的惯例四舍五入,至少五千年,助熔金属则为锌、锡、铅……这是什么?三元合金铜!
而欧洲考古学家快把西亚有可能存在相关文物的遗址犁透了,才找到一块距今大约2600年左右的锡锌黄铜片……等于比我们差了两千年还有余!
既便抛开这一点不谈,只是以西亚砷铜和半坡黄铜做对比:上下一千两百年的差距,完全可以证明中国铜冶金是独立起源……”
“如果再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证明半坡黄铜与西南亚砷铜的冶炼工艺相似,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世界冶铜工艺,起源于中国,而且还是咱们这儿?”
稍一顿,林思成又笑了笑:“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连《世界冶金技术起源于中国》,也能给他一块儿证明了……”
六个人目瞪口呆,齐齐的张着嘴,盯着台上的林思成。
什么是冶金?
所有的金属冶炼,甚至是包括砷、硫之类的非金属催化元素。
而铜在其中,就如牛身上的一根毛。
霎时间,几人的感觉格外的相同,且格外诡异:就好像,一群石器时代的野人坐在茅棚里,在讨论如何统治全世界。
先说可不可能,就说这个思路,就说这个目标……何其宏大?
好久,朱开平激灵的一下:“但我记得,《中国社会科学报》(中科院期刊)报道:中科院在去年已经着手研究了,项目主题,就是《中国冶铜起源》……哦对,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是谁来着?”
朱开平一脸的痛苦相,嘴里念念叨叨,却死活想不起来。
林思成微微一笑:“王昌遂教授!”
“对对对……”朱开平一拍额头,“中科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
说到一半,朱开平猛的愣住,五官渐渐扭曲:你这是……准备和中科院抢项目?
那可是中科院?
我服……大哥,我真的服!
其他几位,基本已被震的到了“大脑空白”的地步:怪不得林思成开头就强调:出了这个门,有些话他是不认的?
先不说认不认,出去告诉别人,哪个敢信?
仿佛按了暂停键,实验室里格外的沉寂,过了好久,一个本科生突地举手:“半坡遗址,好像没有出土过黄铜器……天然红铜倒是有?”
林思成笑而不语,朱开平暗暗叹气:孩子,你还是太年轻。
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