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个?
问题是,他们不是朱开平。以他们现在的理解能力,越看这份报告,脑子里越乱。
但突然,又有人想了起来,冯琳发下计划报告时的那一幕:这个要着重了解,有疑问,有不懂的,一定要及时问。
顿然,齐唰唰的翻开笔记本,又拿起笔。
有点思路的写计划,比如陈怀芝和卫虹。没思路的做笔记,比如那两位应届生:哪里不懂,哪里看不明白,统统写在纸上。
至少待会或明天向林思成请教的时候,至少能有的放矢,有条有理。
如此这般,实验室愈发的安静,如蚕咬桑叶,沙沙有声。
冯琳早就写过,不用这么慌,就是有些担心:那可是中科院……能不能抢得过?
林思成递了个放心的眼神。
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最少也是以“年”计。而记忆中,到2011上半年,王昌遂教授领导的团队才研究出部分成果。到发表国际期刊,已到了2012年初。
林思成计划,长则两年,短则一年,就可以取得初步的成果。
当然,这种直接截胡的行为确实有点不要脸,确实对王昌遂教授和团队很不公平,但站在更高的层面:至少为国家节省了两年的时间。
再说了,又不是不能合作?师生俩早就商量过:与其单打独斗的拼刺刀,还不如被招安。
其次,还有更深层的目的:既然迟早要抢,那就先挑个足够份量的抢。
只要这一次抢成功了,那下次再抢铁质项目的时候,是不是争取学校、省级部门、乃至更高部门支持的可能性要更大些?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委实是对手太强:北大、北工大、国博、社科院,再加一个中科院……别人麻不麻不知道,反正王齐志第一个先麻。
身为弟子,是不是得想办法,给老师增加点信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