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自己的业务发展。
这个年代学历是个好东西,按照早前的计划,以一个北大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来讲,年级轻,背景干净,这样的人在政府部门找个工作岗位并不困难。
进去以后能不能晋升发展,那就各凭机缘。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因为老地下的被捕,导致顾砚声选择的初始路径大不相同。
现在的他虽然算不上有什么地位-——基本上都是来自律所这个平台的助力,还有沃夫这辆车的加持。
但在有些人已经认识到他的今天,再装作小白兔去面试基层岗位,恐怕日本人知道了也得想想,自己凭什么能吸引一个收入不菲的律师加盟。
基层岗位放弃掉,配合身份的实权岗位又不是想要就能要,破局的关键可能还是要放在找贵人身上,放在日本领事身上。
得有人助力,才能一步登天。
反正不可能放在吴四宝身上,进67号给他当小弟,那是脑子病的不清。
当然,还有一个备选路径也能筹划,那就是快要叛国的汪主席这条路。
咚咚咚。
“进来。”
沃夫走了进来。
“顾,法庭打来电话,这件案子可能很快就要开庭。”
“这么快?工部局的效率简直突破我的想象。”
“不是他想快,而是几方势力都在给他施压。”
沃夫在办公桌对面坐了下来,笑着抽起了雪茄。
“各大报社在报纸上狂空乱炸,法国领事受不了了,一天几个电话打给工部局管事的,要求他们要么禁止报社的内容发表,要么就赶快开庭。
工部局是无所谓,本来这件事就不关他们的事,问了下几大报社,几大报社居然也催促他们快点开庭,要在法庭上打的法日双方哑口无言。
这不就是敌我双方都同意干上一场么?
那工部局就满足双方的期待了。”
“我说这工部局的流程怎么能走这么快了”顾砚声笑着问道:“那史密夫斐尔那边呢,有什么动静?”
“暂时没反应,这件事光看表面,事实非常清楚,就是拍到了日本人在场,如果他们只是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案子,那我觉得他们已经输了,但应该不会这么天真,起码在知道我们下场的情况下。”
沃夫对于自己律所能带给对方多大的威胁非常自信,想了想道:“他们可能会出其不意,想到一些我们想不到的点,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不需要证明什么,只要把案子打到可争议的地步,那报社就不算虚构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