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声判断这个沈临深应该很受组织重视,经验绝对丰富。
“不多,只是负责搭建,建立运输线路,交通站有自己的任务,我们不和他们见面,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是谁,全靠事先约定好的信号联系,你现在手里有多少纱,我想办法尽快帮你运出去。”
“1000包,你能运多少?”
“多少?1000包?”沈临深眼睛瞪大,明显的吃惊:“你搞这么多纱没事么?”
沈临深自己就是做这一行的,纱的管制令他可太知道了。
“我这边不会有事,放心吧,已经在安全的仓库了,数量是这么多,就看你能运多少。”
沈临深皱眉顿了顿消化这个信息。
“我算是知道一次普通的转运任务,组织为什么非要安排我们见面了,这个数量的纱只靠我这边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的运出城。
而一旦出了差池,日本人追查起来,我们要损失纱不说,交通站都有可能被反挖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按照你掌握的情况评估,你觉得能运多少包出去?”
“其实不是数量的问题,是次数的问题。
我们运货的交通线用的是舢板船,载重量不大。
途径是从上海走,经苏州河转入吴淞江,经昆山,苏州进入太湖。
只要到了太湖的范围,新四军的太湖游击队就可以接应这批货去苏南的茅山根据地。
到了茅山,这一段路程不确定,根据现在的战况,最新路线是经广德,宁国进入皖南云岭。
而这里也是我们上海这些人负责路线的终点站,新四军军部。
接下来的路段就不归我们管了。
但就这些路,我们也得找合适的时机才能擦着日本人的边,把货送出去。
比如苏州河这一段,日军的巡逻船白天是一刻不停,唯有在凌晨一点到五点,巡逻相对会宽松些,有时候那些日本兵爱睡觉喝酒就根本不出来巡逻。
所以我们能偷运的时间段就只有这个时间范围,而那个时候天比较黑,确实也能方便舢板船在芦苇中躲避。
但黑夜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只能用舢板船,不能用载重量更大的机动驳船,那个体型大,声音更大,晚上太容易被人听见。
而一艘舢板船目前的载重量不能超过两吨,也就是11包纱标准件的重量,要不然吃水太深,容易出事故。
你的1000包,我们得运90次。
光这次数,想每次都躲过日本人的巡逻船,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如果想要减少频次,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