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村里能够在短时间内,被打理出来的也就是桑基鱼塘了。”
“所以,大家现在来说说,这个钱,我们要不要?”
桑基鱼塘是江村很早就开始发展的特色种植、
甚至很多桑基鱼塘都是在艰苦年代。
把村里的那些根本不适合种植的水坑、水塘、河沟等开发利用的。
所以在当初的分田到户时。
就获得了村里的统一意见,不进行分配。
而后面的果园,则是在村委的部分机动地、以及不适合种植的区域开辟出来的。
经过这两次前后长达一二十年的开发。
江村有好长一段时间都几乎不存在荒地。
但好景不长。
在经过养蚕的收入跟不上大家的生活需求,以及果园的收入也年年降低的情况之后。
村里人看中了城里人对木的需求,开发起了木的种植。
于是,一部分分配给村民们的田地,慢慢的变成了田。
但可惜江村既不具备地利之便,也没有形成草种植的规模化。
甚至就是这种植的技术,也都平平无奇。
于是除了少数几家,大家都在农家乐慢慢兴起之后,又放弃了这草树木的培养。
然后为了经营农家乐。
把这些距离村里主路更远的位置,与村里的其他人家,或者是干脆与村委剩余的机动田交换。
让原本处于村中最空旷位置,最适合种植位置的田,慢慢荒废了起来。
但现如今相比起去折腾这些田。
自然是那些原本就生长着桑树的桑基鱼塘更好处理。
村里各家自然十分了解村里的情况。
随着一片嗡嗡声的议论之后,有人直接问着:“村长,这桑基鱼塘如果能清理那我们肯定是愿意的。”
“只是按照拆迁通知以及林村的拆迁经验,现如今所做的事情,拆迁时会不会不算在内?”
“这个……我们其实并不能完全保证!”同样没有经历过拆迁的江文林,即使是队长,在这时也没有完全笃定的底气。
但他还是解释着:“我们处理桑基鱼塘的情况特殊,并不是在重新种植,或者是改建。”
“所以……”
“那村长您的意思是,现在就先把桑田、鱼塘边的草像果园那边好好的清理一回?”
“对,我们确实是这么想的。”
“至少那样看过去,不会让我们的桑田被评为荒地。”
“我们里面可是种着桑树,而且每棵都至少生长了一二十年了,这样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