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路上的时候,陆老太说给林大队长弄点布票票,尤其是票农村需要的很。
毕竟江城这边不种。
大集的火热是在陆乔歌的意料之中,来的家属也多,整个操场挤满了人,就连门口路边都是人。
但幸好有几支巡逻队,真就是秩序井然。
有几个老太太还拿来了家里的旧衣服,过得去的陆乔歌这边都给收下来。
但实在太破就算了。
陆乔苓是义务员,但她和苏慧打出了两锅酥饼,用干净的篮筐装好,她去维持秩序,苏慧就大大方方的摆起了小摊。
平日里是不允许的,但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还真就有人抱着尝尝看的心态,当然这个尝尝看的人是百货大楼的小组长穆丹。
她虽然是五金组的,可吃过食品组从食品厂进来的酥饼。
没想到竟然比食品厂的还好吃。
她就给身旁的伙伴们介绍起来。
尤其是还介绍给了食品组的小组长。
苏慧都没想到,两锅酥饼除去用掉的面油和等,竟然还是赚钱的。
她拿着白条换了鸡蛋白等,最后还一毛钱买了一大堆水萝卜。
这是北方人喜欢种的一种长不大的萝卜,上面的萝卜缨子可以包菜包子,下面的水萝卜可以空嘴吃也可以拌咸菜。
陆乔歌给她算了一下,纯利润是三元钱。
还别说利润挺高的。
孟青山和几个同伴编织的十几个柳条筐也被换走了。
付出有了回报,各个干劲十足。
周莉的哑巴丈夫手很巧,不单会编篮筐还会编织草帽和能装干粮的笸箩等。
从周莉来了服务站,他就在家里带孩子编东西。
这是陆乔歌跟周莉建议的,让她不用担心销路,只要能编出来,就能给他换出去。
周莉丈夫名字叫常安,他是养子,因为常家夫妻刚结婚那些年没孩子,老人们常说有的孩子没有父母缘但是有兄弟缘,因着这个就找人抱养了他,为了好养活给起个小名叫狗娃,六岁的时候,常家添了一个儿子,八岁的时候又添了一个女儿,然后对狗娃就嫌弃了,一次高烧人倒是活下来,可却不能说话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就是不能说话。
都说十聋九哑,但是他能听到,证明他的听力是没问题的。
周莉带他去了职工医院,医生判断不能说话九成是心理上的原因。
离开了常家那个令人窒息的环境,常安明显活跃了许多。
周莉忙着维持秩序,他就背着孩子老实的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