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趁机灭赖家
展眼已是七月中旬了。
贾珍、贾蓉父子横死之事,已告一段落。
此事的真相已传开,就连景宁帝、泰顺帝都已得知。好在,此事虽让荣国府的名声受损,倒是没让荣国府受到惩处。
贾敬仍在城外玄真观一味修仙,烧丹炼汞,不愿回来管家。如今他这一房,一应事务,由尤氏与贾蔷料理。
贾蔷原是宁国府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儿跟着贾珍过活,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
贾敬这一房已后继无人,贾蔷这个正派玄孙便入主了起来。
而贾珍的美妾美婢,在贾母的命令下,几乎都打发到水月庵做尼姑去了。
转说荣国府这边,七月初七乞巧佳节,王熙凤产下一女。虽说是喜事,偏生贾琏与青莲的丑事败露,闹得满城风雨,连累王熙凤也大丢体面,心里似滚油煎煮,与贾琏愈发形同陌路。平儿每日在中间周旋,倒似比那夹板里的老鼠还要难挨三分。
再说姜念,自四月中旬办完莱州盐枭周三魁事回京,至今已有三月不曾当值,泰顺帝也三月不曾再派专差给他。
侍卫闲置原属常事,况姜念才十六岁年纪,且刚立功封爵。
姜念倒也沉得住气,三个月来,每日照旧勤奋读书习武,积攒气运。同时,享受着与夫人元春、妾室薛宝钗的美好生活。
……
……
这日,赤日当空,炎威灼灼,连那树上的鸟雀都懒懒的,偶有一两声,倒似被晒化了似的,有气无力。
赖尚荣与谢季兴一行人舟车劳顿,终抵神京。
及至东郊,谢季兴便与赖尚荣作别,赖尚荣自往内城而去,谢季兴则领着两个薛家奴仆,径直奔向东郊的姜家新宅。
此时薛宝钗正在西厢房内,但见她身着藕荷色纱衫,下系月白绫裙,腰际微束,更显身段袅娜。她手执一卷《庄子》,正凝神细读,莺儿在一旁低首打着络子,房内静谧安详。
忽见姚氏匆匆进来,对薛宝钗禀道:“姨奶奶,外头有个叫谢季兴的,说是你哥哥的乳父,由江宁进京,特上门求见。”
薛宝钗闻言,眸中闪现喜色,却不疾不徐,先轻拢云鬓,整了整衣襟,然后往正房请示元春。
元春正趁姜念不在家,独自在卧房练琴。姜念在家的时候,因不想打扰到姜念,她一般不练琴,除非姜念要听她抚琴。
只见元春正指尖轻拨,卧房内琴音泠泠,倒也显得自在。
见薛宝钗进来,元春停弦笑问:“妹妹有何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