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漕运命脉——铜钱银两、文粟米布帛、各色物资,南来北往运输,直接归朝廷管辖。
每年三百万石漕粮在此转圜,
丝绸茶叶的商队在此交割,
盐铁使的官船都要在此停泊补给,
更不必说那些暗流涌动的私货、夹带、抽成……全在江州漕运使的眼皮底下。
这是江州府头等肥差!
这差事,一斤猪肉过手,都能熬出十斤油来!
世人皆知,江州府十大世家之一的赵府,钱财如流水,奢豪至极。
不知多少人眼红盯着漕运使一职,但却落在赵淮的手里。
他听说,
江州赵氏族长赵淮能稳坐此位多年,靠的是他嫡长女嫁进了礼部侍郎府,做了三房。有这层姻亲关系,才谋得了这个油水的差遣。
若非有漕运使赵淮在,光凭赵府家主赵秉烛这举人,赵子禄恐怕活不到参加府试之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