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正吴华春蓉城没有午报,而是继续说道,“不止是报纸,现在是自媒体的天下,我们二中的官微宣传也要跟上,还可以找几个蓉城本地大v宣传一下。”
现在是四月,六月就要中考,七月中考成绩就会出来,到时候中考生们就要择校了。
最好的那一批自然是要去铁屋、立人这样的学校的,但中间的那一批,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除了头部那几个学校,其他学校的差距其实也没有那么大,同样的分数,我可以去四十九中,也可以来二中,人家四十九中偶尔还能出个清北,我凭什么来你二中呢?
可惜以前二中实在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上面又严令不能用福利来招收优秀生源,导致二中可以说是每况愈下。
但现在不一样了。
同样的分数,中考生和家长们肯定是更愿意来在竞赛上取得好成绩的学校,而不是其他以前跟二中一样平平无奇的普高了。
能够在竞赛上取得好成绩,去不了铁屋、立人那等竞赛强校,又有些竞赛实力的学生,是不是就得考虑他们二中了!
生源好了,名气就会更好,然后招收到更好的生源……
如此往复,二中说不得还真有腾飞的可能!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办。”
吴华春满意的点头,果然,搞人事和财务的还是更有觉悟些。
然后他看向甘云强,“你给老王打个招呼,让他准备准备,过两天让陈辉在学校搞个学习经验分享会。”
“?”
甘云强双眼中有些迷茫,“这就没什么必要了吧?”
“这种天才的学习经验,根本就没什么借鉴的意义嘛。”
吴华春叹了口气。
朽木不可雕也。
但他还是开口说道,“你别管有没有借鉴意义,只要让省竞赛特别奖站在分享会主席台上,再颁个奖什么的,对那些小家伙们都是莫大的激励。”
“那倒未必!”
赵德峰却摇头否定,“如果你们了解那个小家伙,就知道,让他去分享学习经验,可能还真的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甚至,激励作用会比你们想象的大得多!”
说着,赵德峰简单讲了一下陈辉的家庭情况和经历,比如中考差点没能上得了高中,高一期末考试排名全校倒数,但每天都勤奋刻苦学习,来的最早,走得最晚,这才有今日的成绩。
听完陈辉的经历,甘云强眼前一亮,“我觉得这个分享会有搞头!”
“不止是高一的学生,高二高三的也要去听这个分享会。”
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