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古代的师徒无异,就像他与袁新毅,就像他跟他那已经决裂的老师。
“去吧。”
短暂的错愕后,他也替袁新毅感到高兴。
同时也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才,才能入得了袁新毅的眼。
不过只要袁新毅收了徒,终归是能见到的,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
【你的数学等级,由2级73%提升到74%】
翻过这篇打印好的论文的最后一页,合上论文,陈辉开始思考论文选题的方向。
这些天他也看了不少凝聚态物理相关的论文,心中也构思了几个方向,比如莫尔超晶格系统中的关联效应,去探索二维材料,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等堆迭形成的莫尔超晶格中的超导、磁性等奇异现象。
这些天他也了解了可控核聚变,目前最有希望的两种方式就是磁约束和激光约束,但陈辉认为,磁约束实现的可能性更大。
而磁约束的托卡马克装置,需要用到超导体,甚至室温超导就是实现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的关键。
他对此也很感兴趣。
但这个方向更偏向物理,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撑,然后使用紧束缚模型、重整化群方法等数学工具建立模型,最后再进行实验验证,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而这种实验,对材料制备工艺要求极高,显然不是目前的他能够达到的。
同时模型参数也极为复杂,很难在这些复杂的实验数据中找到唯一确定的物理机制。
了解了爱因斯坦是如何创立狭义、广义相对论后,陈辉就从心底抛弃了这种落后的科研方式,若真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也会选择先通过数学的方式建立模型,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但显然,以他目前的物理水平,还不足以找到能够建立起模型的对称性。
物理迟早是要学的,他的目标是补全杨-米尔斯理论的缺陷,任何一个数学和物理方向的学者,都不可能不对大一统痴迷,陈辉也不例外。
只不过这个方向暂时只能放入备选。
无数个选题在脑海中盘旋,然后一一被否定,最后,陈辉脑海中只剩下最后一个题目——高阶拓扑绝缘体的分类与响应理论。
这同样是凝聚态物理的热门方向,主要是研究具有高维拓扑保护边界态,如铰链态、角态的材料,建立其数学分类,如k理论、对称性指标。
这看似与超导没有太大关系,但分类理论为实验提供了明确的预测目标,例如通过对称性分析预言特定材料,如铋烯、过渡金属硫化物异质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