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这片海湾的价值了。其实我也觉得这片海湾很适合养殖。但这只是我的猜测,具体的情况还是需要数据来支撑,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什么?”姜安宁疑惑,既然孔令生看出这片海湾的价值,没道理不进行研究。
“想要确认这片海域是否适合珍珠贝养殖,要检测的东西很多。除了要对水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等因素进行考察外,还需要考察陆地生态环境、水流、水质进行确定,工程量太大,光靠我一个人不够。水产研究所目前也没这么多人手。”孔令生推了推眼睛,看着海湾的目光充满了惋惜。
疍家人一直生活在海上,靠打渔为生,与风浪斗争,拿命讨生活。他一直都想改变这种情况。可祖祖辈辈这么多年的难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若这片海湾真能养殖珍珠贝,就是一个机会。
孔令生这么一说,姜安宁就明白了。
前些年因为政治风暴,水产研究所大批的研究人员下放的下放,劳改的劳改,目前研究所技术人员断层严重。
除了这个原因,恐怕也有经费的问题。想要把这片海湾利用起来试验人工养殖珍珠贝,显然不是靠一两个人就可以的,需要的技术和金钱都是非常多的。
以红星养殖厂的能力,她们能采用的也只是小范围尝试,人工渔礁上种珍珠贝并不简单,这还是他们靠荔枝蜜和铁路局供货赚了不少,才有实力去养殖的。
这样的方法显然只适合国营工厂,也只有他们有这个实力和财力。个人或者生产队很难。
目前研究所已经有其他正在试验珍珠贝人工养殖的海湾,就算这片海湾可以,要抽调出人手和经费也要等其他的试验完成后才有可能。
小花妖记得后世海水养殖的主要方式有港湾拦网、筑堤式养殖和网箱养殖,前两者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显然不适合现在,后者网箱养殖才是渔民主要使用的方式。
只是网箱养殖要到七十年代末才传进国内,目前本土海水养殖方法比较落后,性价比低,不如打渔。
王福花虽然不了解水产养殖,但她吃过的鱼虾贝壳不少,闻言,当即道:“这个什么珍珠贝不行的话,为什么不试试海水养鱼或者养螃蟹?”
海里的能吃的东西那么多,不一定非要养珍珠贝这样的东西。其他的怎么就不行了。
孔令生解释的原因,也和姜安宁猜测的差不多,无非就是没有可利用的滩涂或者渔具落后。
她没有贸然提出网箱养殖,这方法具体如何操作小花妖也不知道,对所谓的网箱的印象也只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