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藏身的地方,为解救人质和他斗智斗勇。
因为这组有两个实力派男演员,才会给他们分到这个剧本,这个剧本给两位男性发挥的空间更大一些,徐咪演绎的角色其实相对单薄,她就是个既恨又怕又可怜的受害者,谈不上反转和升华,只是得救之后有场宣泄情绪的哭戏。
会这么安排节目组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方面台里多少要避嫌,不能次次都给徐咪最抢眼的角色,怕引出观众的逆反心理。
另一方面他们恐怕太复杂的角色年轻演员啃不下来。刑侦剧本身就考验演技,需要的情感爆发比宫斗之类的多得多,角色太九弯十八拐年轻演员不一定能在短时间消化下来。
尤其她还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针对性训练。
这个理由徐咪大概能想到,她倒是没埋怨什么,就是咋说呢,不是特别喜欢这剧本。
她不喜欢演无力反抗的受害者,主要是这种角色也没办法纯粹通过技巧来完成,还是要带入进去,怎么带入?就只能去回忆当初妈妈出事,自己又很小,听说以后惊慌害怕绝望无力反抗还有对未来的不知所措,一夕之间好像天都塌了。
徐咪不是很想去回忆当时的情形。
但要是不借助这段经历,她又不知道该怎么演绎这个失去了全部亲人还被凶手绑架的脆弱可怜的受害者。
怎么说呢?
接了这个工作总得去完成它是不是?
就算这不是个让人感到高兴的角色,徐咪还是尽力去演了,郭导包括节目组安排的指导老师都帮了她很多,在情绪之外,教给她一些小的技巧,比如什么样的姿势动作会让观众心生怜惜,徐咪赶鸭子上架临时吸收了一大堆的东西。
这可能就是演绎这个不喜欢角色最大的回报。
正式演出的时候,徐咪百分百去发挥了。
这场的结果是,她成功的把自己演成了一颗生长在露天处,被狂风吹暴雨淋花瓣凋落奄奄一息的白色小花儿。
她脆弱得令人心颤,可怜得让人心痛。
看到她你真能恨死这凶手。
但她没晋级,因为导师们比观众理智一些,不会因为怜爱就把人送进下一轮。
咋说呢?
好演员之间是会互相影响的,他们会互相激发带动。
徐咪把小可怜演得太好,一方面激发了“歹徒”的变态属性让他更兴奋,同时也让孤身前来营救她的刑警先生信念感爆发,他真的相信了自己是刑警,需要拼尽一切去挽救面前这脆弱的生命……
总之,徐咪这个特别魅力挂开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