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路带盐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九十四 西苑朝东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见众人起身相迎,赤主面带微笑,微微颔首,同时抬手虚压道:“都坐。”

他和商秋长坐在两对直角摆放的沙发上,赤主坐北朝南,商秋长坐东朝西。赤主坐下后,双手交握,姿态亲和:“商道长,你很好啊,听说你加入宗教事务部的时候,拿出来很多有用的东西,利国利民,这是大好事。”

坊间传言,当朝赤主面有贵相,是一代雄主之相,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国势兴旺,百姓安泰,浓厚的金紫气运笼罩在他的身上,自有天威在身,鬼神避退,诸邪不侵。面对商秋长身边环绕着的玲琅玉崖,赤主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未露出异色。

“素主过誉了,都是我该做的。”商秋长收回手,神色平静地看向赤主。赤主集多职于一身,其中最重者,还是中枢赤主之职,但商秋长乃是方外修士,不是入世之人,故而特地只称素主,表达自身的尊重。

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称为素王,古往今来,往往用来赞誉孔丘一人。华国改天换地,废止帝王之制,所以取素字弃王字,将华夏尊位称为素主。

“今天请你过来,只是聊一聊,了解一下灵气复苏的事情,你不要拘束,畅所欲言。”赤主对商秋长温和地说,随即他看向周围,除了包主任、周文英之外,还有三五人散坐在周围,估计至少也是人民新闻上有镜头的层次,商秋长倒是有些对不上号,不过他心中也并无什么惶恐之感,赤主声音浑厚地笑道,“我们这些人,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也要学习,常学常新,多学习才能了解新变化,掌握新概念,适应新时代,这就要靠商道长这样的专家,敢说真话、实话、有用的话,才能让我们有更清醒的认识。”

众人都配合地点头微笑,商秋长也是微微一笑:“我这里确实有些浅薄的想法,不太成熟,既然这样,我就斗胆给大家讲一讲。”

“灵气复苏遵循着从低到高,再由盛到衰的自然规律,在我的宗门中,记载着灵气复苏的种种现象。按照如今灵气复苏的程度,从表露出的种种迹象来看,至少会持续上千年左右的时间,这还是当前的估计,如果灵气复苏的势头继续上扬,持续时间还会继续增加,上万年,甚至数万年,数十万年,都是有可能的。”商秋长缓缓说道。

千年时间,已经相当于从秦到唐的漫长历史,而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千年时间,整个世界更是不知会翻天覆地变成何等模样,这个时间跨度,已经足以让华国不再犹豫,正式将灵气复苏纳入国家发展的考量之中了。

赤主自然明白商秋长的潜台词,他若有所思地问道:“那商道长以为,在当下,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才是下一步最紧要的头等大事?”

“增加修士的数量,也就是人才,更进一步说,是教育。”商秋长直接说道。

“哦?”赤主略微有些讶异,“具体来说呢?”

“无论是灵气复苏,还是超凡再现,都是一个全新的力量体系,一个可以和‘科技’相媲美的体系。随着灵气复苏的加强,超凡者的力量会变得更强,能够修行的人也会增多,在未来,修士将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修士的数量和层次,将决定国家的话语权。想要增加修士的数量,就需要建立成熟、完备的具备修行资质的人才的筛选体系,和对这些符合条件的人进行培养的教育体系。”商秋长坐在沙发中,侃侃而谈。

“这是谋国之言哪,商道长年纪轻轻,目光看得却很长远啊。”赤主点了点头。

商秋长看得出来,自己的观点,对于赤主来说并不算新颖,身为当国尊位,必然早就有了这样的战略考量,但是自己作为一个修士说出这样的话,对赤主来说就很新颖了。

“修士的资质筛选,或许将来可以用科学技术来解决,但是眼下,仍然只能依靠已经成为修士的人去判断,通过教育的普及,扩大修士人才的存量,人才的增加,带动教育的推广,这是一个不断互相增益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商秋长说道。

赤主再度点了点头,他双手拢在一起,微微偏头看向商秋长问道:“那么,你认为,华国想要普及修行教育,应该以哪种修行方法为主?”

“毫无疑问当是道门。”商秋长当仁不让地说道。

赤主对他自吹法螺的做法并没有表露出什么,只是微笑着继续倾听。

“在对修士,或者更广义来说,超凡者的培养上,我认为,道门修行方法,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是优势远大于劣势。”商秋长说道,“我与西方国家的高手也交过手,他们所使用的魔法,包括东南亚的蛊术,还有出云的阴阳术、埃及的祭祀神术、巴比伦地区的古炼金术、非洲的古老巫术,以及近一段时间动作频繁的两大教廷等等,我都通过宗特部有了一些了解,这些修行方法,有一个统一特点就是,速成。”

“道门之中,有道、法、术三个层次的区别,这些修行方法,在道门看来,普遍属于术的范畴。他们往往通过借助蛊虫、式神、法器、道具等等外力就可以施展,学习的门槛主要在于秘诀咒语及制造施法道具的方法,所以上手很快,掌

握粗浅的各种法术并不难。这就让他们可以大量的、迅速的制造一批具有施法能力的修行者,形成战斗力。”商秋长说完,赤主的神色就微微凝重了一些,世界各国修行者的现状,商秋长也是通过宗特部的内参资料了解的,赤主所知必然更多。

“相对而言,道门的修行方法培养速度要慢一点,而且比这些修行方法更看重资质,这是道门修行的劣势。”商秋长先以劣势开口,更容易显示出他所说内容的真诚。

“但是道门的修行方法,有三大优势,足以掩盖这些劣势。”商秋长继续说道。

“第一,道门的修行方法,中正平和,不像蛊术、降头、养邪鬼之类法门那样,影响修士的性格。而且道门的修行方法,清晰明确,每一步都可以清楚看见,非常适合广泛普及。虽然因为资质和机缘的原因,不可能每个人都修到最高层次的境界,但是前期的修行上,并不会比其他修行方法慢上多少。在华国的医药传承和百姓的生活习惯中,有着很多道教的影响,历史上,在家修行的道教修士也非常多,足以看出道门修行方法的普适性。”

“第二,道门的修行目标,是长生大道,是自身生命本质的蜕变,是对自身意志的贯彻。相比之下,诸多神术、宗教类的修行,都依赖于他们所信奉的神明,人自身的意志逐渐消失,向着神明靠拢,这对于国家而言,是不利的。”商秋长这句话无疑直切要害,赤主没有点头,只是用手搭在扶手上,轻轻敲了敲扶手。

“第三,道门的修行成果,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道门一向讲究顺应天心,济世度人,讲究修功德,积善功。道门修士,自古以来就属于正道,所作所为,都有利国利民的导向。而且在修士的实力上,道门修士的力量,应该是最为全面的,能够适应各种需求,不需要担心短腿偏科的问题。”

赤主听完,转头对商秋长笑了起来:“商道长是有备而来啊,说得很好。”

这时候包主任略略倾身,向商秋长说道:“商道长,我这里有一点疑问,你刚才说了很多修行的类别,但是其中没有提到佛门,不知道你对于道门与佛门的优劣,怎么看呢?”

“佛门,是可以与道门相比较的修行法门,其渊深宏远之处,不弱于道门。”商秋长淡然说道,他知道,这个问题赤主不方便开口问,否则就有偏向佛门的嫌疑,所以只能由包主任来问,“但在我看来,佛门对比道门,其劣势有二。”

“佛门常说,缘起性空,佛门修行的根本要义,在于一个‘空’字。在历史上,在没有灵气的时期,这种修行要义,能让黎民百姓忘记当前的痛苦,寄希望于佛陀和来世,对统治者来说,是一种麻痹百姓的工具。而现在灵气复苏,从修行的角度来看,佛门的修行,是对自身本性的挖掘,逐渐解脱烦恼,了悟正觉。所以佛门的修行,是一种内求之道,不需要和外界的交互,没有交互,也就没有利用的可能。”商秋长如此赤裸裸的说法,让包主任微微瞪大了眼睛,赤主依然神情平淡,耐心倾听。

“其次,佛门有大乘小乘之分,简单来说,小乘修自身,断去诸多烦恼,修成正果,大乘修普度,在自身觉悟成佛的同时,也要超拔众生,远离尘世苦难,共赴极乐佛国。相比道门而言,佛门的宗教性要更强,更要求信仰的牢固程度。而且,无论是大乘小乘,都要求修行者逐渐远离欲望,甚至将肉身视为‘臭皮囊’,长久下去,对于人口不利。”商秋长说完,赤主没有开口,整个会客厅里,都有些沉默。

相比起对国外其他修行方法的褒贬,商秋长对佛门的评语,可谓打在了七寸上,更为狠辣。

作为一种宗教,历史上的佛教徒经常富集大量的信徒财物,占据土地,导致历史上出现数次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反倒是一种可用的工具。

但如果从修行的角度考虑,就不是如此了。佛门修行远离烦恼,断绝欲念,无欲无求,不求人,自然也不受人所求,这对于当前的统治者来说,就是没有共同的利益关系,没有可以把持佛门的抓手。而且佛门的戒律要比道门更加严格,道门还有在家修行娶妻生子,佛门却将情爱视为第一大敌,对于长久的发展自然不利。

至于说佛门宗教性太强这一点,虽然佛门的宗教属性确实强过道门,但对于华国本身坚持的信仰来说,只要是宗教,其损害程度就没有大小之分,所以商秋长也没有在这一点上过分展开。

为了让道门占据华国修行界的统治地位,商秋长自然要向偏向道门的方向去说。在他看来,蓝星界天当前诸多修行法门,能够与道门相较的,只有佛门与两大教廷。

两大教廷其实类似于香火神道,是神道法门的极致,灵气复苏之后,宗教信仰变成香火信力,最终会让他们信仰的神灵降世,初始实力便可比拟元神上真,如果能够统合一界信仰,真正化为一界神主也有可能,是其余修行宗派的头号大敌。但是因为两大教廷其实源出一教,皆为一神信仰,对至高神的描述极其相似,所以在两大教廷扩张之前,势必会先有一战,统合神力神职神性,暂时还不

需忧虑。

而佛门称尊的情形,清源派其实也有记载,元胎赤阳天同样有佛门称尊的凡俗王朝。因为佛门小乘虽然修自身,但为了护持自身,抵御外魔,也需要寺庙、宝物,需要信徒供奉。佛门大乘为成就无上佛果,自成佛国,更是需要信徒虔拜,消杀因果劫力,最终凝聚三宝,成就佛国净土。

所以相比道门而言,无论是一神教还是佛门,对于华国来说都是弊大于利。不过这些未来的情形,商秋长心知肚明,拿出来向赤主汇报,就有点站不住脚,总不能说将来就是如此,你们一定要相信我,故而商秋长也没有展开去说。

赤主沉默思索了一番,又笑着问道:“那么商道长觉得,如果将道门作为下一步修行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应当请合适的人选牵头,整合各家修行法门,融汇出一个入门简单、方法明确、普适性更强的修行法门,并且以此为基础,在各地成立修行学院。随着灵气复苏,具有修行资质的人虽然会增多,但仍然是少数。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修行、灵气等概念进行普及,并传授简单的强身健体和静心观想的方法,合适的孩子,就送入修行学院,修习这套修行法门。”

“融合而成的普适性法门,必然难以修行到极高的境界,在修行学院的学习,自身就是个筛选的过程,学习结束后,合适的人,可以继续深造。由各大宗门建立对应的学院,提供深造的地方。这样久而久之,一个从下到上,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修士培养体系就会形成,可以稳定地培养出足以维护华国安全和利益的修士。”商秋长将自己近来谋划的想法缓缓说了出来。

这个构想,义务教育的部分需要国家来统筹协调,各大宗门最需要的人才基础掌握在国家手里。进阶深造则给各大宗门带来了利益,让各修行门派有了对政权施加影响的途径。在当下无疑是个兼顾上下的选择。但其中真正的难点,就在于商秋长最先提出的普适性修行法门上。

“商道长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也很成熟,但是在修行方法这件事上,却是个难点。之前啊,我也和主要的一些修行人士见了面,他们也都提出了一些很不错的想法,比如成立国家级的修行者管理机构,对修行者的实力和权益进行认证,并对修行者需要担负的责任进行一些规范。再比如搞一些依托培养的模式,国家出钱出人,他们来培养,培养出来的人呐,有服务年限,这些想法都是一些可行的路子,但是都没有商道长说得好。只是想要形成一个可以普及的修行方法,这个事情,是涉及到修行门派核心利益的,做起来,很难啊。”赤主看向商秋长,等着商秋长的回答。

商秋长听得出来,赤主所说的两种选择,前者估计是道门四大真人他们提出来的,后者估计是佛门提出来的,相比之下,道门确实不如佛门有魄力,有点既想依赖国家又想保持独立,听调不听宣的意思,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又当又立。而商秋长提出来的,无疑是最切合华国需求的路线。但主动交出修行方法,涉及到了当前修行门派保持独立的核心秘密,实在太难,如果华国强行逼迫,那么对以后整个修行界和华国官方乃至民间的关系,都影响太大,不是轻易能做决定的。

“我有意拿出清源派一部修行法诀,作为这部普适性功法的基底,请各大宗派共同襄助,完成这部划时代的全新功法。”商秋长拿出了此次面见赤主的最大底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