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公告中没有提到。”
柳清面色不变,春风和煦地说道:“基于个人原因,合并之后will将会退居幕后,不在新公司担任职务。”
“当然我们十分感谢他为公司做出的所有贡献,未来公司的发展全都有赖于他打下的坚实基础。”
“这次合并之后,我们的新公司将拥有来自嘟嘟快嘟的本地化团队,以及uber的国际化视野,我相信这个新嘟嘟将会走得更远。”
第534章 最后一次交锋
“终于到最后一个回合了。”
林一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也十分感慨,因为过去几年里打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实在是太曲折了。
他在2013年入局的时候,当时的三强是嘟嘟、快嘟和申城的大黄峰,万里出行收购了后者并取代了它的位置。
2014年的时候主要竞争者还是万里出行、嘟嘟和快嘟,只不过一场补贴大战下来排名发生了变化。
2015年初,嘟嘟跟快嘟合并之后实现反超,但是很快uber大举入场,仍然是天下三分的格局。
就这么耗到了2016年,就连史上融资能力最强的超级独角兽uber都撑不下去,万里出行的两个对手再次合并。
这场比赛,总算是打到了决赛圈。
“但是目前我们的情况还难言乐观,合并之后柳清掌管的这家公司,她称之为新嘟嘟的存在的确是我们从未面对过的对手。”
“合并之后的新嘟嘟估值大概率会达到200亿美元,现金储备预计在40亿美元以上,体量几乎已经是我们的两倍。”
“他们那边这几天动向如何?”
关注这次合并是李莫言最近的主要工作,此时她接口介绍道:“两家公司的合并还在进行中,以他们现在的规模这个过程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从体系上来说嘟嘟快嘟过于庞杂了,是不太可能拆解出来并入uber的,只能是反过来。”
“不过在团队上,这次柳清并没有像上次跟快嘟合并的时候那样一个人没裁,她保留了大量原uber的人手。”
uber本身的产品线就很干净,不像嘟嘟快嘟似的连什么巴士都要做,跟公交车抢生意。
而且毕竟嘟嘟快嘟在国内的体量是uber的好几倍,以前者为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至于说团队,林一自己揣测了一下:“柳清从高盛出来之后虽然是在嘟嘟开始了自己的商业打拼,但可能还是更加习惯和青睐uber那种企业文化吧。”
uber是啥企业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