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这会儿补眠。三人知道小姐有一说一,从不会说违心的好话然后过后计较,便依言去了,也不敢睡实,耳边总听见嬷嬷们梳头时说的吉利话——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她们还念叨着银笋究竟是什么,便已沉入睡梦,一张眼就见小姐被嬷嬷搀扶着站在镜前,比前几日更加光彩照人,果然是老嬷嬷手法老道,更善梳妆打扮,在腮下靠近眼角处略施胭脂,更显出女子的娇俏。
“这法子真别致。”流苏凑过去看,笑道。
整妆嬷嬷也从镜里看自己一手打扮起来的玉人,像是看最得意的作品,“这是惯用的法子了,新嫁娘没有不哭的,在眼下施胭脂,就算哭得眼角发红,也只当是胭脂了。”
流苏点头,原来还有这份考量。
这三个嬷嬷都是冉家的老人儿,与冉念烟的奶娘夏氏相熟,忽然都暗暗感叹,若是夏氏还在该多好,看着自己一手养起来的女孩出嫁,心情怕是和生母别无二致。虽没人敢在大喜的日子说出这等灰心话,心却是相通的,一时间气氛有些冷凝。
冉三夫人敲门进来催促,嘴上说着恭喜,脸色却很难看。
溶月把人应付走,又趁着嬷嬷们领了喜钱,出去喝茶用点心的空当,对冉念烟道:“小姐,方才我出去遇到侯爷了,他说今日放紫苏出来,随着送嫁的队伍回徐家,听凭夫人发落。一回来就看见嬷嬷们,所以没来得及和您说。”
冉念烟点头道:“怪不得,三婶娘这回绷不住了。也罢,把紫苏带回徐家,母亲也会秉公论断,并不亏欠三婶娘,其余的任她胡思乱想吧,也和我们无关。”
···
此时的徐府也是处处热闹,亲迎的车马都在前院列队站好,这些仆役大多是挑选出来的退伍的官兵,仪容整肃,绝不会三三两两围在一起闲聊,能听到的只有乐师们举着管弦此起彼落的调音声。
笔架一大早就起来四处发喜糖,先去了荣寿堂,这还是他第一次登堂入室,见着了那幅御赐的百寿帐幔,很是开眼。今天是他家少爷的大喜之日,连老太太都给他这个下人面子,亲自抓了一把赏钱。
各个房里走动一圈,已揣了满满一怀的铜钱和银锞子。
笔架唯独没敢去两处报喜,一是嘉德郡主那边,二是三夫人何氏那边。前一个不言自明,他不敢去讨打,后者……三夫人孀居多年,对下人又吝啬,他也觉得不吉利。
拿了钱也不能一人独享,他是大少爷最信任的小厮——虽然徐夷则身边也没有别的服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