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彼此都没有什么了解,最多见过一次面,最后慢慢日子也过的很好。
她们两个是相处那么久,更应该没啥问题。
.
二十七这日,是年前最后一个集。
这天余秋堂亲自去赶集。
之前其他人赶集,都因为舍不得钱,也没什么钱,所以买的必须品。
而他赶集,则是锦上添。
例如给孩子们买了一些炮仗,烟,还买了大红灯笼回去糊,以及对联的红纸和笔墨等。
反正是能想到,都添置了一些。
再就是各种瓜子生核桃,水果等等,也都买了不少。
以前小时候过年,家里几乎没什么吃的东西,几个核桃和生,母亲都会分开,他们姐弟们一人一小堆。
每次都没吃过瘾。
后来他长大了,渐渐有了一些钱,起码能让过年气氛变得隆重些,可却再也感受不到小时候的快乐。
所以他刻意买了很多东西,就是让孩子们吃个痛快,也玩个痛快。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快乐。
那种等你长大后再做什么的话,其实都是画饼,人可以长大,钱可以变多,快乐的年华逝去,就再也无法复返。
他买的时候,自然也没忘记给余秋实留一份。
说一千道一万,余秋实是他唯一的亲弟弟,就像小伟的父亲是他唯一的亲哥哥。
只要想到余秋实最后死在里面,他就不得不生出一种责任感。
力所能及引导,让他不至于走得太偏。
经过真正用心去观察,发现自己这个弟弟,本性不是他原来想的那种天生坏种。
还有挽救的空间。
所谓上行下效,他愿意以自身的行为举止,给弟弟一个好榜样。
让他知道,人生其实不一定要走窄,堂堂正正做个正直善良的人,也同样能走的通。
世间糟糕的人那么多,随波逐流不算本事。
能逆流做个有道德感的人,才是真正的帅气。
他专门抽空去找吴美芬,问问有什么熟悉的人要转让店面,位置不必太靠近街道中心,准备帮余秋江盘个下来。
最后大致确定几个位置,拜托吴美芬帮问问。
这些位置当然是要有长远的投资价值。
哪怕是后期会拆迁,到时候都会给新的安置费用。
这样余秋江有个门路更广的基础,再靠着他的精湛技艺,起码能吃一段时间饭。
.
腊月二十八,馍馍锅上扒。
来到这日,就进入过年最后的准备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