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属于昌平县。不过顺天府合计后,准备把这里划入新的西城。”
“新的西城?新的城墙要绕着这边围一圈吗?这工程量有些大啊!”
“朱公子,按照顺天府的规划,新西城不会再修建城墙,与其耗费巨大修建一道防御城墙,不如省下来多修几座公学。”
“对,就是要有这样的治政思想。城墙曾经保护我们免于兵火,但是一味地防御,只能桎梏我们。
现在我们放开胸怀,放眼天下,城墙挡住了敌人进来,也绊住了我们走出去。现有的城墙我们不拆,但是新修的城区不修城墙。
你这个思路很好啊。”
朱翊钧围着西湖边上的大学工地转了一圈,到处尘土飞扬,到处都在挖坑,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潘应龙拿着规划图,展开在朱翊钧面前。
他对着图看了一会,总算在心里有个概念。
下午四点多,朱翊钧和潘应龙坐上马车回城。
“凤梧,今天朕请你吃饭。不要去各大酒楼,找个干净的半大饭店就好了。”
“谢皇上。”
“去哪里,你给马车夫说一声。”
“就去栖凤楼,名字取得有意思,只是一家普通的饭店,在丰城胡同附近。”
马车夫收到信,一抖缰绳,马车直奔阜成门。
“凤梧,顺天府出现伪造假银圆案,这事关乎重大,你要放在心上。”
“皇上放心,我会盯着刑曹和警政厅。”
朱翊钧看着潘应龙问道:“知道朕和内阁为何对假银圆案如此上心吗?”
潘应龙想了想答道:“臣听皇上上课时说起过,这涉及到货币主权以及铸币税。”
“对,货币主权是一个国家的大事。货币一词的意思,朕讲了很多次,你们也都明白了。”
潘应龙点点头。
“大明此前沿袭前宋习惯,用铜钱,洪武永乐铜钱,成了东倭、朝鲜和安南的货币。后来用银子做货币。但是银子做货币,就有一个很大的弊病,那就是贸易不受控。
东倭有大量的银子,西班牙人也有大量的银子,他们就可以到大明随意地买东西,有多少银子就买多少货。
大明茶农、蚕农、织户,还有纺纱布厂工人们,辛辛苦苦劳作,就换回一堆的银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不受控的贸易对大明有利有弊。
好处就是获得大量硬通货币,坏处就是东倭、西班牙人的银子不受控制地大量涌入,会引发通货膨胀,也就是银子多了,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而且他们想买就买,想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