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中医的未来,包括中药的未来,还是拿西医来做对比。
李顺也是认真地听着儿子的离经叛道,并没有出言打断。
就像他刚刚对儿子的回答,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傻子,更不是疯子。
当前的中医地位与西医并无两样,但从上个世纪西医进入内地以来,其所表现出来的治疗先进性已经在改变世人的观念了。
就拿开膛破肚来说,古时也有这种医疗手段,可到近现代中医很少使用了。
西医对这些手段的突破是中医无法企及的。
在西医推广上,更有人不遗余力的鼓吹和推崇,这诚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但也给中医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戊戌六君子梁先生当初可是用生命来维护西医的。
他的肾没毛病,就史料查勘,仅仅是细菌在作祟,中医可解,抗生素也可解。
真说起来,动刀的那位可是协和一把刀,医术高超之辈,真怨不得人家,全是最初的诊断出了问题。
梁先生看见自己的肾光滑无病变,面对学生的义愤填膺是怎么做的?
不要登报,不要控诉,免得刚刚进入国内的西医夭折于他。
李顺是家传医术,父亲曾经也是坐堂的大夫,家里尚有一块匾额,证明曾经的辉煌。
他对于西医的理解是进入医院后真正接触了病例,面对儿子的担忧,他是有切身体会的。
所以当李学武逆向思维,从市场化逆推中医药的未来,不得不让李顺点头。
“建厂是标,传承是本”
李学武轻声说道:“世人多逐利,真有一天没了吃饭的碗,又有多少人能塌下心来学中医?”
李顺微微仰头,眉头紧皱不展,嘴里说道:“看得那么远,顾家尚且不及,这份担子颇重,你也不是医者,又何必自讨苦吃”。
“我是追名逐利之徒,哪里看得见苦”
李学武笑了笑,没在意父亲话里的担忧,嘴里犹自辩解道:“真要是所有人都能吃得起中药,那也算是我的一个小小成绩了”。
李顺看了儿子一眼,脸上浮现了些许微笑,问道:“所以呢,你想干啥?”
“药方”
李学武认真地说道:“中医院里的那些药方,我知道您能拿得出来”。
“拿,也得有个规矩”
李顺倒是没在意儿子的用词,直了直身子,看着儿子等待他的下文。
李学武点头应和道:“您按项目所需索取药方,我保证轧钢厂在合作项目中充分尊重中医院的权益”。
李顺看了一眼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