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典有错吗?他守土有责,又岂敢轻易将军纪败坏的方部放入城中。
此事虽为个例,但却是明末时节极有代表性的缩影。
无论何种因由,众臣提防同僚甚于提防清军,这不得不让人
言归正传。
方国安所部整备完毕之后便直接出城迎战。
激励兵卒士气时他自当摆出一副不把清军放在眼里的架势,可在真正对敌之时他却十分谨慎地将军阵排到了靠近城墙的位置。
如此一来,哪怕真到不敌之时也能借助城墙上的远程武器抵挡一阵,却不至于被清军一波带走。
“方国安!
伱我已接过数阵,当知我军实力,
我劝你还是早日投降,免得兵戈再起,平白损了兵卒性命!”
正式开打之前须得骂上两句,但这话虽以敌方将领之名开头,可字字句句却都是说给兵卒们听的。
究其根源,说白了也就是想方设法削弱敌军士气罢了。
面对这种情况,方国安自有应对之法,你既然摆事实,那我就同你讲道理。
“刘良佐!
你这卖主求荣的小人!
陛下待你不薄,怎没见你为陛下死战?!
是鞑子长于喂狗的原因吗?”
话音落下,方安国麾下的兵卒们顿时发出一阵哄笑。
这一点是刘良佐的死穴,他原本只是一寻常总兵,因着拥立弘光登基这才受封广昌伯,所以在常人眼中弘光待他的确不薄,而他未接一战便降了鞑子,自然也就成了一生无法洗掉的污点。可人总是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刘良佐便已在这段时间里为自己的行为寻到了能够自洽的逻辑。
“我刘良佐能有今日乃是先帝怀宗简拔于微末,现大清复了血仇,我自当尽力辅佐!
哪如你这般奉一篡位之徒,为个人名爵置百姓士卒生死于不顾?”
刘良佐咬死方国安乃是为了爵禄,而方国安使劲戳他乃是悖逆小人。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谁都觉得自己赢了骂战,正是趁对方士气低落迎头痛击之时。
随后两人各自返回军中,紧接着便各有千余兵卒缓缓出阵为这一战揭幕。
按理来说,方国安有守城之便,静坐城里等他来攻便是,根本不用理会刘良佐的邀战。
可自家人知自家事,杭州终归不似应天那般有大量卫所驻于城内,哪怕算上他这一万兵马怕是也无法保证每段城墙都有足额士兵防守。
再者杭州城中军民士气已在诸位大人的轮番操作之下低到了极点,若他再缩在城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