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浙江之后,田仰只需萧规曹随便能稳稳收尾,百姓们当也能明白大明非只一刘青天。
届时刘宗周在民间的影响力虽不见得能被削减多少,但也能处在可控范围之内。
当然,对朱慈烺而言这只是一番小风波,哪怕绍兴一带起了乱民也不值得费太多心思。
归到根里,偌大一个国家每日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状况,能传到乾清宫里的就没有小事,更何况江北的战事才堪堪展开,朱慈烺的精力也受到了极大的牵扯。
如此情形之下,田仰的身影将才消失,他便已把浙江抛到了脑后。
“周全,今日可有军报?”
“回陛下,有的。”
朱慈烺的问话声将才传出,周全便已迈着小碎步来到了桌案跟前,随后他朝那足有一臂厚薄的摞子上辨了一眼,紧接着就从靠上的位置抽出了一份。
他对于此番北伐有着明确的定位。
战略上拖不得,战术上却急不得。
由此,明军在攻下河口之后也没有急着进攻扬州,而是以河口作为依托,将一船船器械军资运抵江北,这份呈奏自也是例行禀报。
否则,似这等重要函件在发来应天的第一时间便会出现在朱慈烺面前,自无可能与其他奏疏混在一起。
“月儿干什么呢?”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正在太后寝宫。”
朱慈烺一面翻着奏疏,一面却随口问了一句,待得了周全的禀报,他也没再做什么回应,随即便在那奏疏上圈了一下。
据黄蜚呈奏,经过这几日的转运,前后两军已全部到达江北,只要把河道清理完毕,北伐大军便要进逼扬州。
这便是他定下战术上不能着急的原因之一了。
面对水上力量的悬殊差距,清军不但在河道周遭修筑了不少坞堡,河道内里亦沉了些民船石料之类的杂物。
按着清军现在的样子,仅只陆军北上也应稳妥,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有着内河舰队的策应风险也当小伤许多。
当然,这個原因也只占了三两成而已,促使他做出这种决策的最重要原因还是想看看清军会不会往两淮增兵。
说到底,清军在两淮的人马实在太少了,少到就算加上那支似有似无的人马也不足以填满明军的胃口。
所以他便想以缓缓进逼的方式对清廷施加一些压力,促使北京在政治因素的作用下再往两淮调遣一些人马。
可按着现在的情况来看,多尔衮这些人对当下的局面有着极其清晰的认知,除了缩在淮安的那支人马便再不会往这死地派来一兵一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