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窑洞学院启航
黎明研究所。
迎来了一个热闹的9月,一群充满憧憬的青年进驻黎明研究所新建的窑洞学院。
延期了一年多的抗大军工特科,终于在边区重新聚拢了第一期学员重新开张了。
现在一共分为五个班,其中化工班、机械加工班、冶金班是首批在杨村成立时候的学员,经过一年多转战,老一批学员已经伤亡了三分之一。
诞生于杨村的军工特科有些生不逢时。
成立不到2个月任重这个老大就跑路到处拉人头,然后直接跑边区开新基地了。
这样首批那几十名学员就只有高开明、徐久成和赵刚带,基本上半工半学,学了大半年,在理论知识方面没啥进展还是一知半解,实践经验倒是赶上工人师傅水准,原本任重在边区站稳脚跟后,想要把军工特科搬迁到边区研究所这边扎根下来。
但是遇到了边区这边严重缺粮,任重连保证研究所人员的供应都很困难,任重就把这个事情耽误下来。
谁知道遇到小鬼子开中条山战役和针对八路总部的扫荡的新局,学员们不得不跟着一路转战,由于他们大多是从部队选拔出来的战士,转移路上遇到敌人,特科班学员自觉承担了前锋和断后的任务,虽然战斗烈度不高,但是转战几个月,他们累计伤亡还是很大。
等到41年任重在边区屯田秋收后,手中一下子有了大把的粮食,任重把这个军工特科办学的事情重新列入日程。
现在黎明研究所的人才极度缺乏,任重一方面靠所内专家不断书信往来在国内到处挖墙脚,另外一方面不得不自己培养了。
毕竟很多学科的人才是现在教育体系都教不好的,知识层次差别太大了,现有大学也好、中学也好,教材教学内容仅仅可以满足一些非常初级的应用。
而任重现在交代大家需要研究理解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都算是相当顶级,哪怕是国外归来的博士,大多数都要经过学习才能跟上任重这边提供的资料内容。
这个培训过程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
正好军工特科这个牌子他还扛着,任重在边区这个把黎明研究所稳定下来后,任重就重新竖起招牌。
并且把第一批的老学员召集到边区,这些当初都是任重挑选精英,基础可能差些,但是脑袋灵光不说,关键是学习那是真的死心,全身心投入,所以同样是干工厂的活儿,他们比那些工人学得快,而且还善于思考去改良提升。
所以任重对于这些旧部期望很大,三个班现在虽然只剩下60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