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干点可以写进家谱和历史书籍的大事啊,现在3吨转炉已经创造了历史,等30吨转炉出来,那就是新的历史!
“没问题,任先生,有你的技术指导,我们有绝对的信心,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完成这个任务。”徐久成如同军人一般大声说道。
在杨村待久了,徐久成原本有些温吞水的脾气,已经被磨练得犀利起来。
钢铁厂原来的平炉炼钢,3吨小炉一天撑死了两炉,也就是6吨的产能,一年除去检修大约也就是300天左右,撑死了能做到320天,也就是说6个炉子产能10000吨出头,现在被改造成为了转炉后,产能一天起码提高到16炉,也就是说提升8倍!
等于人工设备改变不大的情况下,西北钢铁厂就能提升到8万多吨的年产量上。
如果30吨转炉试验成功,那一台30吨转炉稳产300天就能达到14万吨以上,如果稳产320天,产能将近16万吨!这离任重说的百万吨钢铁产能,似乎就非常近了。
只要开发出来6套30吨转炉就可以实现百万产能。对于徐久成这种老派人物来说,如果真有把西北钢铁厂带到百万产能的行业,那真是死了都值得了!
所以拿着任重最新提供的30吨转炉资料,徐久成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
事实上任重对徐久成还是保留了一些数据,按照首钢的经验,在主世界历史时空,首钢根据1962年我国第一座3吨氧气顶吹转炉工业生产试验的基本工艺研究、设备工艺流程、基本操作制度、技术经济指标等参数,设计建成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设备,生产能力达到平炉车间的10倍以上!
首钢30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实现后,年产能20万吨,紧接着在1965年和1967年,第二座、第三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先后投产,年产60万吨钢的首钢转炉炼钢厂全部建成。
作为战时状态下,任重这种抄作业的方法,可以大幅度缩短这个进程。
最多一年,30吨转炉就会完成研究和试验投产。
不过任重不会等着徐久成研究完成才投入。
在3吨转炉的基础上,扩充一倍6吨小转炉可以直接生产建设,继续提升西北钢铁厂的产能。
等到一年后30吨转炉研究出来,除了西北钢铁上5套外,直接在九原上3套,在潞安上2套,先搞一个200万新产能出来!
这样一想,钢铁产能这块2年300万吨,3年500万吨,好像也不是特别不行了。
只不过挖矿、运输、粗铁的冶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