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引进的机组,现在都集中在20万千瓦以上,最新的火电厂建设则瞄准刚出来不久的超临界30万千瓦机组。
另外一个主体能源水电站方面,现在当然也是在不断建设,甚至长江上面的梯级超大型水电站也开始规划了,但是那个建设牵一发动全身,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在支流上容易建设的水电站又满足不了现在急速增长的能源需求。
现阶段只有火电才是能源发展的主力军。
至于核电,限于现在的技术和原材料的供应,任重在紧凑型反应堆方面大力推动,是因为这是应对移动的海上堡垒和造岛的需求,由于缺乏10万千瓦以上汽轮机技术,大型核电站的建设还在研究过程中,除了特殊地区不适合修建水电和火电站的地方,比如高原那边要新建铁路需要建设大型钢铁厂的能源供应,才会建设一个核电站作为高原的能源供应核心,毕竟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将电网拉到高原上连通,除此之外,商业化的核电站在30万千瓦以上机组没有搞出来之前,暂时不会大规模推广,毕竟在商业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之间的平衡上面,核电比火电要更加难以评估,任重不会贸贸然将不可控的核电站推出来。
这是现在能源工业的主要情况,暂时来说大格局不会变化。
正因为同列强之间各有优势产品的互补,现在东西方的贸易整体上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贸易逆差很少。
但是现在核心技术的进口方面,东大对于列强的依赖并不是很强了,差的技术看不上,顶级的技术人家也不卖。
比如是能源行业,东大现在还缺乏20万千瓦这种大型发电机组,不过这种世界领先的技术,列强方面也不会用来出口,他们只会卖出成品。
加上在东大自主掌握了10万千瓦级别的发电机组条件下,列强的大型发电机组售卖价格也不敢过于离谱,他们基本上按照10万千瓦发电机组单价成本多15%左右的溢价,对此任重也可以接受。
毕竟一台2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建设成本肯定比俩台1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建设成本要高不少,后续的运维费用也要多出不少。
正因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在的贸易整体上保持着一种相对平衡的增长状态。
从大的格局来说,现在的世界经济,不像是要发生问题的样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