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的迭代优化不要停止,因为在下一代规划的微处理器8088设计图纸中,单颗cpu集成的晶体管已经达到29000个!足足比前一代多出来了将近五倍!按照主世界的生产经验,这需要3微米级别的生产工艺才能满足如此多晶体管集中到一块晶圆上面,所以g-line生产线要进一步迭代优化到3微米级别才能生产这样的微处理器。
这样的话,摸着主世界cpu发展的技术路线,任重可以让东大的计算机发展一直处于领先水平,直到来到他再也无法获得多少技术资料的duv光刻机时代。
光刻机到了duv,在主世界都是高度保密的技术,这方面任重除了思路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多少给亮剑世界带去的新东西了。
不过这些任重就不太关心了,能做到0.15微米,这样他在亮剑世界的使命基本上已经可以结束了。
这领先起码三十年,后面的人都还接不上,那真不能怪任重没有努力了。
实际上现在给亮剑世界的研发环境几乎是两个世界加起来都是最好的!
虽然说在亮剑世界发大财的科学家现在还不多,毕竟现在给出来的公司股份中,技术专家和经营团队一共才是20%的股份。
同主世界技术专家创业相比这个股份是众多骨干共享的,早就超级富豪的能力比较差。
但是在任重看来,现在不是人为催生超级富豪的时候,哪怕是他,手下有着无数个核心的专利权,如果是靠着这些来入股和分红,任重在亮剑世界早就是当之无愧的首富了。
但是任重没有这么做,这些专利权的收益,基本上都是挂在研究出来成果的各大研究中心,这些是作为未来研发费用的长期获得渠道。
只有这样,任重才能在没有得到政府拨款的前提下,现在继续在维持着数十万人的黎明研究院!
可以说黎明研究院经费从来没有向谁伸过手,这样的环境,对于科学家来说无疑是非常友好的,他们不需要写无数个本子到处求爹爹告奶奶申请经费。
而且在个人待遇方面,这些科学家也是国内最好的待遇,住房和家属的安排也是优先序列,只不过这笔经费都是黎明研究院通过良性循环赚取的费用反哺,在研究院所周围通过划拨的土地自己建设了大批的技术人员公寓。
但凡成家的研究员早早就过上了现代化的二室一厅和三室一厅标准住房的生活。
哪怕是刚毕业进入研究院的学生,也有一个独立的一室一厅住房,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而重要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