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短期内都不太现实。”陈汉源听了罗伯特的建议,顿了一下后摇了摇头说道。
在燕都航空的计划中,确实也没有4发洲际客机的计划,从任重研究的主世界航空发展历史中,4发洲际客机的前景,除了747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之外,其余的4发洲际客机的结局都不太美好。
因为第一,研发一款4发洲际客机的研究费用太高昂了,这不是一般航空公司就能承受得起的,第二,4发洲际客机的适航性不太好,对于机场的要求,对燃油经济性的挑战都是很难克服的弱点,所以在主世界空客的发展过程中,a320系列和a330系列都采用双发结构。只有a340使用了4发的结构,但是结果很显然,这款4发洲际客机非常的惨淡。
这是历史的教训,任重当然要吸取。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可以走747的路,让原来的747无路可走,这个思路也许很好,但是对于现在还基本上处于全面模仿阶段的东大航空工业来说,目前基本上不现实,能不能赶在六十年代末的前面把这款经典4发机型搞出来,任重自己都不是很看好。
比较这种重型运输机,从航空发动机到机体设计,再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全部都是触及到了任重的盲区,747的核心设计材料可是任重现阶段在主世界都无法接触到的机密,想要走这个捷径估计太难了。
“罗伯特先生,从现在我们的基础来看,短期内我们还是聚焦在双发客机上面,但是,我们可以合作在航空发动机方面进行深入,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推力后,加大机载内部油料的方式提升航程,罗罗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我们愿意投入资金和人力同罗罗公司紧密合作开发新型的民用航空发动机。”陈汉源接着说道。
“至于客机方面的合作,我们愿意同罗罗公司在威斯敏斯特建设一家cac-120总装工厂,作为我们合作的欧陆方面生产基地,未来欧陆销售所有客机都由这个总装工厂生产提供。”
罗伯特原本对于4发洲际客机的建议被一口回绝,心理很是不快,但是现在陈汉源给他画了一个饼后,罗伯特压制住了自己内心的不爽,对于陈汉源的建议正面回应道,“我们当然必须要有一个生产工厂,并且要在欧陆建立几个客机的运维中心,以确保这些客机长期无障碍飞行,这些运维中心也是取得适航证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一个总装厂是起码的要求。”
“但是作为我们未来的大发展机会,4发洲际客机的研究我建议还是列入日程表,作为跨越大洲飞行的大型客机,4发客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