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技术难度非常高,需要基于双高斯结构设计组合出20枚左右的镜片,还要做到分摊球差、平衡场曲、抵消畸变。此外,为保障晶圆图案的质量,光刻机中每一块透镜的位置误差都必须小于1nm,同时还要能尽量消除光损失产生的热量。
在工艺方面,光刻机所要求的镜面光洁度非常高,需要采用精度最高的打磨机和最细的镜头磨料,这些除了在材料方面要求外,还要有技术极其高超的老师傅把关才行,因为先进光刻机镜头全部由手工打磨而成,要求高纯度透光以及高抛光。
而在这方面,黎明光学研究技术中心最强的技术师傅就是屠教授,但是在三德子的蔡司,屠教授当初只能算一个普通的加工技术人员,距离公司顶级大师傅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何况有些关键技术这些顶尖技术人员并不会传授。
“屠教授,我们要想快速达到设计指标,按照你的想法,我们是否需要同蔡司这样的光学巨头合作,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设计制作这套光学物镜系统?”方光圻教授沉思一会儿后问道。
屠教授有些秃然的苦笑道,“目前恐怕只能如此了。”
方光圻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
任重对于方光圻的国际合作请求毫不迟疑进行了批准。
在一个晴朗的上午,位于巴登-符腾堡州的奥柏科享市迎来了一场重要的商业接待活动。
随着一辆黑色轿车的缓缓停驻,东大方光圻教授及其随行团队准时出现在了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小镇。蔡司公司的总裁卡博特先生早已在市中心那座标志性的办公楼前等候多时,他身着笔挺的西装,面带微笑,显得既庄重又热情。
“方教授,非常荣幸能在奥柏科享迎接您的到来。”卡博特总裁亲自上前,伸出手与方光圻教授紧紧相握,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诚挚与期待。这一刻,不仅是对个人情谊的尊重,更是对即将展开的合作可能性的高度重视。
这次接待的背后,隐藏着一段不平凡的筹备过程。数日前,从国家外交部门传来的一则消息,让卡博特总裁格外振奋。虽然东大方面在外交场合上并未透露具体的合作细节,但那份明确表达出的希望与蔡司建立深度战略伙伴关系的意愿,无疑为蔡司寻找新的增长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卡博特深知,东大的到访绝非仅仅为了采购几台望远镜那么简单,背后必然蕴含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合作潜力。
在简短而温馨的寒暄之后,方光圻教授向卡博特总裁介绍起了自己的团队:“非常感谢您的热情接待,卡博特总裁。我身边这位是屠教授,他过去有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