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太后的哥哥身为大将军的梁冀,因才8岁的质帝聪明,指责他是“跋扈将军”,竟将质帝毒死了。因此,朝中又要议立新帝。
当时梁冀考虑到刘志年方15,容易操纵,提出要策立刘志;而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为了削弱梁氏,则主张迎立比较年长的清河王刘蒜。于是梁冀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一起来讨论此事。结果李固、胡广、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明德著称”,且血缘与质帝最近(为质帝兄),应立为嗣;梁冀苦于找不到别的理由反对,只好宣布暂停讨论。
第二天重会公卿讨论,梁冀严厉逼迫群臣策立桓帝。那些公卿在梁冀的淫威下只好顺从,只有李固坚持己见。为了消除阻力,梁冀就让梁太后下诏罢免了李固。这样,在闰月庚寅(公元146年),梁冀终于持节,以诸侯王青盖车,迎刘志入南宫即皇帝位。刘志就这样在外戚梁氏的一手操纵下做了皇帝,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
二、抑制宦官打击外戚
桓帝在位21年,前13年基本是一个傀儡皇帝。当时,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他几乎难以置喙。尽管梁太后在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曾下诏归政,但梁冀专横跋扈,桓帝还不得不仰其鼻息。桓帝的真正亲政,是他在位的后8年,而在这8年中,发生很多重大事件,即“三断大狱,一除内嬖,再诛外臣”。所谓“三断大狱”,一是诛灭梁冀,二是废免邓氏,三是禁锢党人;“一除内嬖”,是抑制宦官;“再斥外臣”,则是诛杀南阳太守成瑨和太原太守刘质。
梁冀在策立桓帝后,权力达到顶点。他先是以“灾异”为借口让梁太后策免太尉杜乔,继而又罗织罪名杀了李固和杜乔。加之桓帝对他极尽尊崇,委以朝中大权,甚至规定他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又增封其食邑为四县,比邓禹;赏赐金钱、奴婢、彩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还封其弟梁不疑为颍阳侯、梁蒙为西平侯,其子梁胤为襄邑侯,其妻孙寿为襄城君,并加赐赤绂,比长公主。这样一来,梁冀更加专横暴虐。朝中大小政事,无不由他决定;百官的升迁任免,都要先到他家里谢恩,才能到尚书台办理手续;地方郡县每年进献的贡品,要先把上等的送给梁冀,然后才把次等的献给桓帝。结果他“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与”。此外,梁冀和妻子孙寿都穷奢极欲,搜刮财富,修建豪宅,残忍贪暴,民愤极大。
桓帝对于梁冀的横暴也早有怨恨,只是由于他的两个妹妹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