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即司马氏五王,一马化为龙,比喻只有其中的琅邪王成为了皇帝。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次年三月,愍帝被害的凶讯传到建康。百官请上尊号,司马睿略作姿态,于三月十日即皇帝位,为晋元帝,改元太兴,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
在司马睿创业江南的过程中,南来的世家大族王导兄弟起了重要作用。司马睿始镇江东,王导与从兄王敦同心翼戴,司马睿亦推心任之。王敦总管征讨,于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为扬州刺史,加都督征讨诸军事,曾多立大功。王导录尚书事,专掌机要大政,群从子弟,布列显要。故当时人说:“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在即位大典上,心中着实感激帮助他开创基业的王导兄弟,命王导到御座上和他共坐。对这一超乎寻常的宠遇,王导一再推辞,说道:“太阳高悬,才能光照天下。如果下同万物,苍生如何仰望!”说得司马睿十分受用,这才不再勉强他来同坐。
司马睿登基得意之时,没有忘记向他劝进的人。赏赐劝进的官吏,每人加位一等。百姓在劝进书上签名的,共20余万人,皆安排吏职,散骑常侍熊远进谏说:“还是按汉朝的老规矩为好。皇帝即位,民赐爵一级。不要单单赏赐劝进之人。”司马睿不允。
二、无意北伐王敦专制
东晋是偏安于江南一隅的政权。当时,黄河流域被许多少数民族贵族割据和统治。政权的更迭如同走马灯一样来去匆匆。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忍受着战乱、掳掠和杀戮,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他们盼望东晋北伐,恢复统一。因此,北伐和统一,是历史赋于东晋政权的光荣任务。但是司马睿的东晋政权却志如燕雀,目光短浅。统治者醉心于内部争权夺利,沉湎于新政权带来的安逸和享乐;苟安于江南的形胜之地,对北方人民的哀号和呼唤充耳不闻。尤其是司马睿,惟恐北伐不利,动摇他苦心经营的基业,故对北伐态度消极冷漠,敷衍塞责,只发发檄文而已。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一月,汉国大司马刘曜攻破长安,愍帝被俘。身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得知后,躬擐甲胄,全身戎装,帅师露宿,移檄四方,宣称指日北伐,为愍帝报仇雪耻。然后,却以漕运失期,军无粮草为借口而不了了之。并将督运令史淳于伯作为替罪羊斩首,以塞天下耳目。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六月,司马睿又一次传檄天下,宣称“石虎敢帅犬羊之兵,渡黄河荼毒百姓。今派遣琅邪王率军卒3万前往讨贼。”俨然一副北伐架势。但事过不久,即召琅邪王司马裒还建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