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女王小说网 > 中国皇帝全传 > 第83部分

第83部分

>长安、洛阳、邺城等中原各大名城设计蓝图。他多次召见负责监造的大臣,亲自询问营建的各个具体项目。最后建成的平城,使用了数百万根木料,有12座城门,在城内及近郊有宽敞的宫殿、幽静的鱼池和美丽的亭台,都被冠以富丽堂皇的名称,如紫极殿、云母堂、金华室等等。

拓跋珪复国之时,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都已走上封建化和汉化的道路。拓跋部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追随中原各族,向汉族学习。经历过灭国之苦的拓跋珪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的。于是,他便采取了许多措施,促使拓跋部的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

首先,他发展农业,重视屯田。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拓跋珪就在盛乐一带“息众课农”,发展农业,并把这些经验推广到河套以北。登国九年(公元394年)三月,又命堂兄拓跋仪在五原至固阳一带的河套平原屯田。拓跋珪对屯田控制得很严,特设督屯官。督屯官和屯田民都无土地所有权。屯田的收益除一部分归国家外,其余按一定比例分给屯田民。由于屯田的百姓并非全是无偿劳动,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所以这一措施很得民心,因而收获量也很大,为促使拓跋部畜牧经济逐渐转向农业经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创造了有利的经济条件。

拓跋珪加速汉化的第二个有力措施就是“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从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到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拓跋珪多次下令,强制解散血缘关系的各部落组织,使各部牧民与原来的部落大人脱离关系,重新按居住地组织编制,由政府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从事农耕或定居放牧。这样,拓跋部的成员除极小部分作为皇帝的亲近侍从而上升为官僚贵族外,绝大部分就随着分土定居而成为负担赋税和兵役的农民,拓跋部的封建化程度也就随之加深了。

拓跋珪的第三个措施就是计口授田,发展生产。北魏初期,由于军事上的巨大胜利,俘获了大量的人口。拓跋珪在把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带走后,除了一小部分战俘作为国君的战利品赏赐给贵族、大臣和将领,使他们沦为奴隶以及牧子、隶户、杂户外,其余的大多数人则是被作为“新民”随其内徙。政府发给这些“新民”耕牛和农器,按照人口授给他们田亩,让他们在划定的范围内耕种田地,并设置专门的部帅对他们进行管辖。

三、祸起萧墙被杀身亡

拓跋珪晚年开始盲目自信,刚愎自用,性格变得十分猜忌和多疑。他常常担心别人觊觎他的皇位。天兴三年(公元400年),他下了两道诏书,一道说:“人们认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