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为济南王,移居别宫。皇建二年(公元561年),高演秘令高归彦将高殷杀害,时年17岁。——
一、修己勤政从谏如流
皇建元年(公元560年)八月,高演当皇帝后,立即大刀阔斧整顿政治秩序。他下了一系列诏令:官奴婢60岁以上的一律释为自由人;廷尉、中丞等执法官必须以法量刑,徇私舞弊者处以死刑;国子寺可广招学生,讲习经典,置立官员,进行督课。
自高欢以来,北齐粮价腾升,贡粮转运困难。高演上台后,在黄河南北进行大面积屯田,结果每年从屯田中可获得10多万石粮食,河北等地粮荒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为了缓解贡粮运输困难,高演又在河北等地设立粮仓储存粮食。经过高演的整顿,年旷日久的粮食危机终于得到解决。
在北齐皇帝中,若论礼贤下士,从谏如流,高演是突出的一个。有一次,高演在朝廷里把一个犯人杀了,血溅廷柱。高演问王晞:“这人应不应该死?”王说:“应该死,但可惜死的地方不对。我听说‘在刑场上杀人,死得其所。’朝廷是议政的神圣地方,怎么能擅自在朝廷里杀人呢?”高演马上保证:“从今以后,我要为大家作个榜样,不允许这种事再次发生。”
高演经常自我反省,并要求大臣们帮助他反省。他对大臣库狄显安说:“我执政不久,缺乏经验,请你们大胆说出我做得还不够的地方。”库狄显安说:“陛下有时胡说八道。”高演有些惊讶:“说下去!”库狄显安接着说:“过去陛下见到文宣皇帝殴打臣下,总是苦苦规劝,认为人主不该这样。现在您也常常殴打臣下,您以前说过的话不是等于胡说八道吗?”高演握着库狄显安的手,连声道谢。
为了及时了解民情,反省自己,他特意准允一些大臣如尚书阳休之、鸿胪卿崔劫等人,可以随时径直进入自己卧室,讨论历代礼乐、职官、田市、征税和政治得失,逐一分析哪些不合于当代,但现在还在沿袭的;哪些是自古以来就有利于天下,但现在已经消失了的;哪些政策得当,哪些不得当。这些大臣如果有事和高演商谈,总是天一亮就进宫,天黑才出来。
二、偃兵息武愧生改储
高欢时期,北齐和北周连年干戈不息。到高演执政的时候,双方实力发生了变化,北齐反而比北周强盛。虽然北齐拥有强食北周的实力,但高演认为现在国内急需的是稳定、建设,而不是拓地夺民,因而偃兵息武,与四邻各国基本上处于和平状态。
皇建二年(公元561年)九月,高演出于政治利害关系把高殷杀害。没过几天,心情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