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取周自代。他的经验就是成功地利用了周静帝年龄幼小、宇文氏又没有有效地控制大权的机会。因此,杨坚在使宗亲、亲信把持大权的同时,极力加强自己个人的专制统治,对朝廷百官、特别是功勋卓著的文武大臣,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惕,对他们的言行密切注意,惟恐他们也走自己的道路,颠覆杨家的天下。杨坚在建国初期成功地排除了曾对他做皇帝立下汗马功劳、但实际没有治国能力的刘昉、郑译等人,使用了高颎、苏威、李德林等一批真正能帮他治理国家的人材,给予他们高官厚爵,但他们又引起了杨坚的猜疑。至杨坚晚年,开国功臣、平定三方武装反抗的地方将领、南平北抚的文武大将、帮他在中央主持一系列改革的重臣已所剩无几,或遭杀戮,或被废弃,他们大部分都没有明显的恶迹,只是充当了杨坚猜疑的牺牲品。
梁睿本是北周旧臣,在征讨王谦时有大功,出任益州总管。只因他在益州颇得人心,杨坚便怀疑他有发展地方割据之意。梁睿也深知杨坚怀疑自己,便主动辞去益州总管的职务,到长安去做京官,接受杨坚的直接监督,但终逃不掉免官的命运。
王世积也是北周官僚,在平尉迟迥和灭陈时,数有大功,进位上柱国。王世积亲眼看到许多功臣被杀,从此嗜酒如命,不参预任何政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杨坚征辽东,以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回师后任命其为凉州总管。这时,王世积的一个亲信皇甫孝谐犯罪,被官府缉捕,投奔王世积,王世积没有接受。皇甫孝谐被捕,判以发配,为报复王世积不肯包庇,诬陷王世积谋反,杨坚明知并无任何根据,仍下令处死王世积。
虞庆则也是北周旧官,因在安抚突厥和灭齐中曾立大功,颇受杨坚赏识,位至尚书右仆射,成为除皇帝外的第二号实权人物。开皇十七年,海南人李世贤叛乱,杨坚指名要虞庆则为行军总管。在回师途中,虞庆则曾指着一个地方说:“若在这里有一个合适的人驻守,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便难以攻破。”虞庆则妻弟赵什柱回京告他谋反,杨坚便趁机杀死虞庆则。
高颎是杨坚较早笼络为心腹的一个。高颎父本是独孤信的部下,被赐姓独孤氏。杨坚的妻子是独孤信的女儿,故杨坚和高颎的关系一直很融洽。杨坚代周,高颎是高参;杨坚做皇帝,高颎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是掌实权协助杨坚治国的第一号人物;政治、经济改革的许多重大决策,杨坚都得之于高颎。高颎是杨坚长期依赖的亲信,也是最得力的助手。杨坚对高颎非常信任,常把高颍比作镜子,说他可以矫正自己的过失;有人说高颎的坏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