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耕种土地,过起流放生活。至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46年),石重贵死于建州,史称出帝。
第四十二卷 五代(后汉)
第二百二十四章 高祖刘知远
后汉高祖,姓刘名暠,本名知远,沙陀部人,世居太原。父刘琠,母吴国太夫人安氏。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二月生,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卒。终年54岁。
刘知远少时家境非常贫寒,牧马为生,后投军为后唐明宗麾下骑将,与石敬塘交好。明宗死后,知远力劝石敬瑭南下,石氏晋国初建,即以知远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权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典掌禁军。天福六年(公元941年)七月,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次年,石敬瑭卒,出帝即位,知远据地河东,自顾扩充兵马,对契丹的屡屡南下不闻不问,河东兵马很快增至5万,势力之强,远过于其他藩镇。至天福十二年正月,契丹入据开封,俘出帝,知远仍不肯入援,只是分兵遣将,防守四境。
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据开封后,各地百姓纷纷兴兵抗拒,归附契丹的后晋藩镇也多阳奉阴违。面对这种局面,知远决定兴兵自立。藩汉孔目官郭威、武节都指挥使史弘肇以及行军司马张彦威等人积极劝进。二月十日,刘知远称帝,自称不忍改后晋正朔,又不喜欢“开运”年号,遂使用晋高祖石敬瑭的天福年号。
刘知远称帝后,面临的局面十分严峻,当时河北、河南地区完全被契丹占有,关中诸藩镇也多归降契丹。河东三面受敌,契丹主听到刘知远称帝的消息,分别向潞州(今山西上党)、相州(今河南安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北)等战略要地派出节度使,率重兵防御。知远称帝后,并不急于出兵,等待着有利时机。
五月七日,知远召见群臣,商计进取战略,采纳了郭威提出的“晋州南下,过陕州东行,不出两旬,洛阳、开封即可攻下”的计策。于十二日,率军自太原出发,以史弘肇为先锋将。
六月三日,知远至洛阳,在开封的后晋百官派人迎侯,知远下诏凡受契丹任命者都不必忧惧,仍可留任原职。但他却秘密派人杀死了李嗣源之子李从益与益之母王淑妃,他不愿意这位随时有可能被拥为皇帝的人继续存在。九日,知远进入开封,改国号为汉,仍用天福年号。下令凡契丹所任命节度使以及各级将吏,要各守其职,不再变更。各地藩镇陆续上表称臣。七月,握有重兵的天雄节度使杜威、天平节度使李守贞也相继表示臣服。
杜威在向知远称臣时,为了表示诚意,还请求改任他镇节度使。这本来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