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宣徽使,使内客省使阎晋卿等人都依次升迁,但都未办成。史弘肇性情残忍,滥施刑罚,对皇帝也不开恩,太后故人之子请求入禁军供职,弘肇竟斩首示众。加上有一次杨邠、史弘肇殿上议事,刘承祐插了一句嘴,杨邠竟说:“陛下闭嘴,有臣等在呢!”这让刘承祐更是忿恨难平。
在这种情况下,刘承祐身边的近臣们纷纷向刘承祐告发杨邠等人的“隐事”,称他们专横跋扈,早晚要叛乱,刘承祐与李业决定诛杀杨邠等人。十一月十三日早朝,杨邠、史弘肇、王章刚走到广政殿前,就有几十名武士由殿中涌出,杀死三人。
除掉杨邠等三人后,刘承祐马上派人命令邺都行营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杀郭威及监军王峻,同时又召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等急速入京,预防发生兵变。郭威知道内情后,立即举兵南下,声称诣阙请罪。两军在封丘南的刘子陂相遇,各自安营扎寨,未有战事,刘承祐亲自到营中劳军。次日,刘承祐又来到军中,慕容彦超率军与郭威稍稍交锋,即溃不成军,彦超几乎被擒。到黄昏时分,慕容军多向郭军投降,彦超只率十余人逃回泰宁节度使治所兖州,刘承祐与几位宰相及从官数十人宿于七里店。二十三日晨,刘承祐率众返京,到玄化门,过去的佞臣、知开封尹刘铢拥兵门上,不许入内。刘承祐回马走进城西北的赵村,追兵也正赶至,刘承祐下马藏入百姓家,仍被追兵搜出斩杀。葬于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之颍陵。史称“隐帝”。
第四十三卷 五代(后周)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太祖郭威
一、出身寒微耽读史籍
郭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七月生,显德元年正月卒,终年51岁。
郭威家道贫穷,早年丧父,本姓常,母亲携他改嫁郭氏,于是改姓郭。
郭威3岁时,随母亲和继父迁居太原。但没有住多久,继父就被沙陀突厥军虏杀,母亲不久也谢世。郭威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由姨母韩氏收养,姨母也是一个破落户,家道并不宽裕,因此,郭威少年时过着十分贫困艰苦的生活。
长大以后,郭威生得虎背熊腰,形体魁梧,力大如牛,胆大气壮。郭威特别爱好武艺,不愿种田,渴望从军。18岁时,割据地方的军阀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李继韬为了扩弃势力,招募豪勇,郭威遂跟随其生父的亲属常氏去应募。李继韬见郭威年轻气盛,好斗有力,十分喜欢,当下即留于帐下为牙兵。牙兵乃藩帅亲兵,待遇很高,但纪律较严,由于郭威生性好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