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来人将书信烧毁,然后急忙返回京城,与参知政事欧阳修等面见太后。曹太后竟在韩琦诸大臣面前痛哭流涕,诉说英宗的不是之处,表示已无法容忍,要韩琦作主议决。韩琦等好言相劝,并以利害谏言,太后怨恨之意才稍解。
帝后的不和,使在朝诸臣忧恐不安,京城内外也多有谣言流传。知谏院司马光、吕诲等人数次上书太后和英宗,开陈大义,言辞恳切。随后翰林侍讲学士刘敞等人又借进讲之机,以古喻今,以讽为谏,开导英宗。韩琦也以“孝道”相劝,使英宗逐渐有所感悟。
次年,即1064年正月,改元治平。英宗始昏定晨省,奉侍太后。四月,又亲率百官祈雨于相国寺、天清寺和醴泉观,朝廷内外的种种猜测和谣传,才渐为平息。为彻底消除英宗的疑忌之心,和睦两宫关系,韩琦又向英宗提出,欲请太后撤帘还政。英宗顾忌太后的面子,不予准许。韩琦则决计出面为英宗解难。
正月十三日这天,韩琦选取10余件军国要事,禀奏英宗裁决,英宗伏案挥笔,顷刻处理完毕。韩琦然后去见曹太后,条奏英宗所裁决的10余事,请太后覆阅,每事都得太后亲口称善。等奏事完毕,韩琦列举了一些前代称贤的母后,然后话锋一转,说:“今太后若能撤帘还政,诸贤后所不及。”接着又补了一句说:“台谏前日也有章疏乞求太后还政,不知太后何日撤帘?”太后闻听韩琦之言,身不由己地突然站起。韩琦遂高声命令左右人说:“太后已令撤帘,何不赶快遵行?”仪鸾司内侍随即走出,把帘帷撤下,太后匆匆进入后宫。从此,英宗开始每天在前后殿独决政事。
治平元年八月,知谏院司马光和吕诲率先上章,弹劾深受太后宠信的内侍任守忠离间两宫,擅取库宝,为国之大贼,民之巨蠹。继之,司马光更列其十大罪状,乞斩之于都市,明示四方。英宗采纳光、诲所言,欲责任守忠之罪。在未及议贬之时,宰相韩琦恐夜长梦多,遂在政事堂与参知政事欧阳修、赵概等执政大臣,共同签发一道空头敕令,即日将任守忠黜放蕲州(今湖北蕲春)。又把其余党史昭锡等一律斥出,贬黜流放。此后,司马光等再上疏劝谏英宗恩遇太后。英宗遂借进问太后起居之机,自陈病时昏乱,得罪慈躬,请求宽宥。自此两宫的恩怨才逐渐消融。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英宗即位以后,韩琦等人曾提出尊礼英宗的生身父母,只是因为英宗生病、两宫不和,此事才被搁置不提。治平元年五月,韩琦重提旧事。次年四月,英宗即令礼官及诸大臣合议崇奉典礼以闻。
治平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