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契丹人传统的骑射等不感兴趣,汉族知识分子的气息太重,立为皇太子后,参预军国大政,尤表现出崇尚中原文化,倾心汉法,与述律后的意愿相违拗。耶律德光虽也和父兄一样,熟悉汉族文化,写得一手好汉字,但却更娴于骑射,在屡次的征战中获胜,赢得了契丹众将的钦佩,博得了母后的另眼看待。耶律德光自幼对母后奉事恭谨。述律后病了不吃饭,他日夜服侍在左右。每当做了错事,述律后一瞪眼,他就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惟母命是从,故尤为述律后所钟爱。
当阿保机死后,述律氏及诸将领奉阿保机的梓官还皇都之时,耶律德光暗受母后之命,镇压了渤海叛州,赶回京城。这时耶律倍被封为东丹王仅几个月,他让其子监国,也急忙回到皇都。兄弟俩开始了争夺帝位的斗争。
述律氏回到皇都后,匆忙召集朝中大臣们商议国嗣之事,贵族大臣、南院夷离堇耶律迭里首先明确表示:“帝位宜立嫡长!”得到众人附和。见此,述律后知道若强行立耶律德光为帝,势必引起诸臣的抵制和反对,所以她决意先清除反对势力,为德光嗣继帝位扫平道路。
天显元年(公元926年)十一月,述律后以图谋不轨的罪名,首先把耶律迭里等抓了起来投入牢狱,然后对他们严加刑讯,要他们承认“谋叛”之罪。前后被杀者数百人。创制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吕不等人,也被怀疑党附耶律倍,要予以惩办,突吕不只得赶快逃离京城。朝中诸臣,人人自危,无人敢议立嗣之事。
耶律倍清楚地知道自己继位无望,甚至有杀身之祸,便对诸臣说:“我弟德光功德过人,人心所属,宜主社稷。”愿意让位。
大显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耶律德光即帝位,祭谒太祖庙,行柴册礼(契丹保留的新君主即位举行的传统仪式),御宣政殿受群臣朝贺,接受尊号曰嗣圣皇帝,尊述律后为应天皇太后,册妃萧氏为皇后,祭告天地,遣使谕告诸国。至此,耶律德光在母后述律氏的支持下,取代了耶律倍,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太祖阿保机死后,述律后曾断右手置于阿保机陵中以代身殉,耶律德光即位后,为报答母后举立之恩,特为述律后建“断腕楼”,刻石树碑,定太后的生日为永宁节,在太后出生的仪坤州(今内蒙古沙拉木伦河南岸)树立“太后诞圣碑”。而耶律倍被夺取了继承帝位的权力,心中愤恨不平,便只身携带侍臣40余人,泛海经登州(今山东蓬莱)投奔后唐,改姓名为东丹慕华,后又改为李赞华,最后死在异邦。
二、备足机良小获中原
耶律德光即位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