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给契丹。石敬瑭入居洛阳,寻迁都汴州(今河南开封,后升为东京开封府),奉耶律德光之命,拜桑维翰为相,以侄子石重贵镇守河东。
至此,耶律德光夺取河北,挺进中原的宏伟计划获初步成果。
三、控南无望北还身亡
灭唐立晋以后,耶律德光回到皇都临潢。石敬瑭则在耶律德光的扶植下,做了中原皇帝,对契丹毕恭毕敬,以示君臣有别。尽管如此,耶律德光对石敬瑭还是不放心,仍结好淮南南唐、江南吴越政权,以牵制石敬瑭,为自己争取时间休养士卒、整顿内政,为更大规模的南侵做准备。
天显十三年(公元938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和述律太后分别在皇都宣政殿与开皇殿接受了石敬瑭遣派宰相冯道、左仆射刘昫所上尊号,接纳了石敬瑭送来的幽、蓟等16州图籍,复行再生礼、柴册礼,大赦天下,改元会同。诏命以皇都为上京,称临潢府;升幽州为南京,称幽都府;改南京东平郡为东京,称辽阳府;改新州(今河北涿鹿)为奉圣州,武州(今河北宣化)为归化州。
耶律德光改定官制,逐步建立起“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北面官、南面官两套政治制度,北面官杂用汉宦职名。仍设北、南府宰相统辖契丹旧8部。皇族迭剌部在太祖时划分为名五院、六院两部,这时改两部长官夷离堇为大王,余部称节度使。皇族内部事务仍由惕隐管领,设大内惕隐司。又设大国舅司,管领后族审密部(萧)乙室已、收里两族事务,设遥辇九帐大常衮司管领遥辇九可汗家族的宫帐事务。另设夷离毕掌刑狱,大林牙院掌文翰,敌烈麻都掌礼仪。还设置宣徽、阁门、控鹤、客省等使,以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判官等佐吏为敞史。诸部宰相、节度使帐为司空,鹰坊、监冶等局长官为详稳。南面官参用汉族士人,职名升擢基本上沿袭唐制,主要治理汉人州县、租赋、军马等事务。各汉地州县一般也沿用旧制。另改主簿为令,令为刺史,刺史为节度使等。
同时,耶律德光注意礼贤下士,重用汉族士人辅佐自己,为太祖朝所倚重的汉族士人加官进爵。封韩延徽为鲁国公,拜枢密使同平章事,迁韩知古为中书令。封新降契丹的赵延寿为燕王,任为幽州节度使,寻迁枢密使兼政事令。耶律德光为发展生产,把一些贵族私城改置为朝廷属州,设官治理,改善奴隶的处境。把于谐里河、胪胸河一带的土地,分赐给皇族为农田,发展农业生产。谕令有司劝导耕织,另外改革旧俗。
石敬瑭死后,晋朝对契丹的态度发生变化。石重贵做了皇帝后,以景延光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