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辅为内应,被张辅擒获送交朝廷。之后高煦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为攻占济南的内应,计划先取济南后取北京。当时恰在济南的御史李浚得知这些情况后,弃家舍口,更名换姓,星夜赶往北京报警。但他还未到,高煦就发难了。他致书宣宗,指责仁宗违犯洪武、永乐旧制,指斥宣宗也犯有诸多过错,斥责夏原吉等为奸佞之臣。同时,他还分别致书公侯大臣,挑拨君臣关系,造谣诋毁宣宗。
事已至此,宣宗别无选择,只有发兵平叛了。深夜,宣宗召集几位心腹大臣,屏退了左右,共商征讨大计。大学士杨荣提议宣宗亲自挂帅出征。他认为,高煦一定觉着宣宗刚刚登基不会亲临战场,如出其不意,以天威临之,必然会成功。这时,英国公张辅主动请战,说高煦一贯好虚张声势,内里其实很懦弱,只要有两万兵马就可擒获高煦。夏原吉则以朱棣举靖难之兵,建文帝只派李景隆征讨而最终失败提醒宣宗。并说他昨天见到有的将领一接到准备征战的命令就脸色惶惶,如真到了战场更可想而知了。因此,他建议兵贵神速,御驾亲征,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宣宗采纳了杨荣、夏原吉的意见,决定亲征乐安。
前锋薛禄抵达乐安,高煦约定第二天出战。这时,宣宗离乐安尚有近百里,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下令大军日夜兼行。文臣提醒宣宗要谨慎行事,武臣则怕林莽之间设有埋伏,劝他第二天再走。宣宗果断地说,“兵贵神速,我们如能抵城安营,他们就会像井中之虎。现在大军压境,他们这些乌合之众哪里还顾得上设伏。”他们赶了一夜,天明时终于到乐安,将城团团围住。
高煦见宣宗已将城围住,不敢出战,只在城内用火炮射击。将军请求宣宗下令攻城,宣宗没有答应,而是连着给高煦写了两封信劝降,仍不见回音,他又写了告高煦部下的谕示,命人用箭射到城中,城中守兵争相传看,一些人便欲擒执高煦,以图立功得赏。高煦见城外大军压境,城内军心不稳,知道大势已去,内心十分沮丧畏惧。他后悔自己低估了宣宗,感到实在已经走投无路,便决定缴械投降,以期得到宽恕。于是,他秘密派人到宣宗帐内,乞求宣宗宽假一天,以便他与妻儿诀别,并保证第二天出城伏法。宣宗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天夜里,高煦将私造的兵器及秘议反叛的文书等尽数销毁。天亮后,高煦准备出城投降,他的属下王斌等竭力阻止,表示要决一死战,宁肯战死,也决不投降受辱。高煦只是反复地感叹说:“城太小了,城太小了。”王斌等一离开,他便悄悄换了装束潜出乐安城来见宣宗。宣宗没有答应群臣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