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接连失败的情况下,咸丰帝认识到,只靠原先的绿营兵和八旗兵已无济于事,必须进一步增强清军的战斗力,提高清军的素质。咸丰帝接受其他大臣的建议,重新使用古老的形式——办团练。咸丰帝的这种政策确实收到了成效,团练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中最为著名的首推曾国藩的湘军。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中进士,后官至礼部侍郎。咸丰二年秋,他因丧母回籍守制。十一月,咸丰帝命令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到长沙帮助湖南巡抚办理团练。曾国藩以湖南原有的一部分湘勇为基础,另定营制及各种章程,经过一段时间编练,组成一支新型军队即湘军。湘军的组织十分特别和严密,实行由统领挑选哨官,营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所募兵勇,大多是纯朴老实的农民,而且需取结具保,入军以后,又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加强思想控制。因此,湘军组织严密,内部稳定,兵为将有,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有较强的战斗力,成为太平天国的死敌。
由于满州贵族害怕汉族地主掌握军权,因此对于曾国藩的湘军,咸丰帝心中十分矛盾,要利用却不敢放手重用。这种矛盾心理使他采取了两手防范措施。首先,咸丰帝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由八旗兵绿营兵组成的江北、江南大营,尤其是江北大营身上,所以不论是火器或粮饷都优先供给。其次,咸丰帝在表彰曾国藩的同时,任命满族贵族官文为湖广总督、钦差大臣,总揽长江中游的一切军政大权,任命满族将领如塔齐布、都兴阿、多隆阿等为战将直接插手湘军,或率领八旗、绿营兵与湘军配合作战,监督控制曾国藩集团的势力。而对曾国藩个人,咸丰帝只给予口头上的称赞,让他为自己卖命和出力,就是不给他实际权力。虽然曾国藩为清王朝出了大力,但甚至到了1858年,曾国藩官职仍是原来的礼部侍郎。咸丰七年,曾国藩因父丧回籍,湖北巡抚胡林翼请求咸丰帝起用曾国藩领军,给事中李鹤年也请咸丰帝重用曾国藩,但都被咸丰帝拒绝。
然而,到咸丰十年,咸丰帝倚仗八旗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在与太平天国作战的过程中,八旗兵和绿营兵受到严重的打击,江北、江南大营不堪一击。咸丰六年,江北、江南大营就被击溃,钦差大臣向荣毙命,另一钦差大臣托明阿被革职查办。同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内讧即天京事变,清军乘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可是江北大营在咸丰八年又被太平军陈玉成部击破,统帅德兴阿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