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啥品相,东西好用就行。
正式开始采买搓石。
韦十八跑商多年,早有了熟络的买石对象,便直接带队找了过去。
出了城,七扭八拐地到了一个村庄,铁柱终于见到了卖家。仔细一看,并不是商人,而是个在农闲期间采石的庄稼户。
双方见面后直奔主题,很快就谈好了石头的交易。
将订下的货都搬来了,卖搓石的老叟就搓着手,示意韦十八他们当面清点。
“上好的搓石百枚,中等三百枚,次等五百枚,都放在这里了。”
商队这边,一群人开始清点石头。
有位能算账的伙计掏出个草纸本,拿出一根炭笔记账。
铁柱这边飞快点完了手头的石头,也跟着摸出两张油纸,拿着炭笔记起来,权当是锻炼头脑。
说起来,商队其他人能用上炭笔,也是沾了他的光呢。
在这个朝代,木炭条能写东西这事,早早就有人琢磨出来了,并不稀奇。
但铁柱拿出来的这种炭笔却与众不同,是方仙儿指点枣儿做的特制款。
在细细的炭条上,包了一层圆木柱条,握着写字时更方便稳当,炭条也不易断,还不会弄脏手。
用短一截后,笔尖被磨平写不出字了,可以拿出小刀削几下来接着用。
总之更得大家喜欢。
伙计奋笔疾书,细致记下采买搓石的数目以及花销。
铁柱勾了几笔,三下五除二就用阿拉伯数字记清了。
一旁,有位叫牛壮的汉子见状,忍不住笑道:“小铁柱这鬼画符,记东西确实省劲,可惜只你一人能看懂,正经记账时就用不到了。”
戴九闻言,插嘴道:“也不能这样讲,账目这种东西,能写清楚就行,又不是要考学,哪来正不正经一说呢?”
这次进城后,戴九就找了个机会,弄了碗水,装了条小鱼去试那毒菌子的碎块。
鱼吞掉菌块后不久,飞快翻肚浮上了水面。
看来这毒性果然极强,发作也快,令戴九惊惧不已。
眼见为实,他彻底信了铁柱的话,之后还找到铁柱跟前诚恳弯腰道了声谢。
然后两人的关系就变得亲近起来。
这会儿,听牛壮说出了扫铁柱兴的话,戴九立刻出声维护起来。
牛壮听了,也不和他争,只耸耸肩说:“是是,那我就换个说法吧。像这种快速记东西的法子,我自己也想了不少,但也就是能简单记个数而已,并没什么稀罕。”
“要我说的话,能写会算才是真本事呢!你看在咱队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