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才一两个亿。
眼下大概只需要一两千万的投资,不值得自家会长如此重视。
“嗯,我知道。”
嘉本隆正也明白其中道理,他考虑周全的说:“我会安排公司在美国的员工先上门拜访,我只负责最后的签约工作。”
出于安全考虑,星海投资大部分依旧留在日本。纽约、伦敦、港城等金融中心,也只有规模很小的办事处。
唯独洛杉矶的沙丘路,人员非常齐整。
这是因为当前世界,美国经济最有活力,也会产生最多的有前途的新兴公司。
星海投资的风投业务,只能放在北美。
除此之外,另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是中国。
但中国还没完全确立经济发展方向,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
“嗯,表现的平常一点。如果有同样看好的风投机构,我们也没必要太过争抢。”
不能先期投资,大不了之后在股市购买。
美国在线95年后才会起飞,星海投资有大把时间。
“我知道,平安发财嘛。”
星海投资是外来者,不能和本地企业有太强烈冲突。
人家有太多手段,可以合法让你赔钱。
比如企业另起炉灶,给你家空壳公司。
当然,这样做名声会臭掉。所以除非是走投无路,否则没人会这样做。
大家都不傻,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和坑人公司合作。就算不得不合作,也会非常的小心谨慎。
“没错,就是这样,我们公司可是世界级巨头。”
说着说着,竹下雅人忍不住露出自豪的笑容。
“是的,我们是世界级巨头。”
嘉本隆正重重的点了下头,脸上同样充满着骄傲。
除了最有名的美国在线,青年这份名单里还包括众多的初创芯片公司。
至于将来有几家能发展起来,那就完全是未知数了。
他对于美国,只知道少量知名企业。
比如思科、高通、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大摩、高盛、旗等金融巨头。
不过无所谓,就算都失败了也不影响星海投资发展。
因为星海投资的风投部门,已经投资了星巴克和高通。
是的,星海风投靠着公司在硅谷的能量,成功投资高通。
这家公司计划在年内上市,上市之后星海风投最少可以获得5倍以上利润。
当然,有青年在,星海投资是不会卖的,优质资产就要尽量的长时间持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