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之最浪太子系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7章 现在不造反都对不起先祖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p>智囊们领会了朱厚照的意思,

这回干脆往如何刺激宁王造反的方向讨论了。

宁王想不想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希望他造反。

朱厚照拿出了宁王意图谋反的证据。

勾结官员,蓄养私兵,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

朱厚照从被刺杀那天开始就一直派人留意宁王府的举动,这些证据简直不要太好搜集。

智囊们一看,这都不用编排宁王啊,宁王所作所为就是在为谋反做准备啊。

现在就差推宁王一把了,也许不推宁王自己都能反。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宁王不反该如何推宁王一把,然后在宁王谋反后怎么把宁王逼到江浙地区,用最小的代价把宁王和江浙地区的世家大族一起铲除。

严嵩天生就有拉人下水的本事,想了想说道:“宁王造反,最担心的就是如何攻克南京,不如找魏国公演一场戏。”

朱厚照点头同意,到时候想办法说服弘治给魏国公下一道密旨。

然后智囊们就开始谋划宁王造反进兵的线路,怎么把宁王的军队带到江浙地区。

远在南昌的宁王还没造反呢,却不知道自己造反的起点和终点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

当朱厚照拿着和智囊们制作的计划书找到弘治的时候,弘治看着朱厚照的计划书一脸懵。

弘治有些不理解的说道:“你早就发现宁王有谋反的意图了?为什么不早点说?”

朱厚照反问道:“如果我告诉父皇了,父皇会怎样?”

弘治被朱厚照问得一愣,随即也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

自己要是知道了还真不能怎么样,又不能因为宁王做的那些事情把宁王的王位削了,毕竟他没扯旗造反不是。

最多下旨训斥一番,估计宁王一系就会蛰伏下去,继续等机会。

天天防着宁王造反?

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弘治虽然和宁王是亲戚,但是也不至于亲情泛滥袒护宁王,自己两家祖上那些事儿,自己心里也明净的。

但是太子诱导宁王造反的计策也太损了吧。

这是大明继承人该干的事儿?

朱厚照看出来弘治很为难,便说道:“要是宁王忠于大明,根本不会因为咱们的这点儿布置造反,如果他有反心,早晚都会造反,总不能把这个祸患一直留着。”

弘治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对朱厚照这个一石二鸟的计策也很心动。

朱厚照没把宁王放在眼里,是因为自己知道宁王造反的结果,王守仁一个人带着残兵不到两个月就把宁王给活捉了,更何况现在自己早有准备。

同样,弘治也知道宁王的斤两,也没太把宁王当回事儿。

那些南方的世家大族才是主要目标。

他们根深蒂固,势力庞大,能左右半个朝堂的局势,弘治也对他们深恶痛绝。

想要用正常的手段解决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弘治只能在朝廷上想办法扶植其他人和世家大族对抗。

现在有了一个把他们彻底清除的机会。

说实话,

弘治心动了。

弘治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问道:“如果宁王谋反,太子觉得多久可以平定?”

朱厚照说道:“两个月内,保证宁王和世家大族一起扫清。”

王守仁一个人就能搞定宁王,虽然现在目标多了世家大族,再加上朝廷的支持和新式武器,两个月内搞定宁王问题不大。

弘治听了朱厚照的保证,最终还是给魏国公写了一封密信。

自己原本以为只有萧敬这样的才会被太子给带坏,没想到太子把自己也给带跑偏了。

这件事不好做,需要调动几个省的兵马协同作战,耗费的财力物力不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