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也。注“不言”至“非礼”解云:公羊之义,救日食而有牲者,以臣子之道接之故也,与左氏天灾有币无牲异矣。僖八年“秋,七月,赜诖竺恚用致夫人”彼注云“以致文在庙下,不使入庙,知非礼也”然则此经若鼓用牲之文,在于社之下,不使在社上,则用牲为非礼。若然,上二十四年传云“用者不宜用也”而此注复以用牲为得礼者,公羊之义,以用为时事,不必著不宜也。注“书者”至“嗣子也”解云:谓经书日食,善内之得礼矣。夫人遂不制以下,是其日食之义。言通于二叔者,下二十七年传云“公子庆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胁公”是也。言杀二嗣子者,子般、闵公是也。
伯姬归于杞。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其言于社于门何?(据一鼓用牲耳。)于社,礼也。于门,非礼也。(于门非礼,故略不复举鼓用牲。不举非礼为重者,如去于社,嫌于门礼也。大水与日食同礼者,水亦土地所为,云实出于地,而施于上乃雨,归功于天,犹臣归美于君。复,扶又反。)
[疏]注“大水”至“于君”解云:同礼,谓同鼓用牲矣。
冬,公子友如陈。(如陈者,聘也。内朝聘言如者,尊内也。书者,录内所交接也。朝京师大国,善有加录文,如楚有危文。聘无月者,此于朝轻也。)
[疏]注“朝京”至“录文”解云:凡朝聘例时,加录,谓书月是也。即成十三年“三月,公如京师”彼注云“月者,善公尊天子”者,是其朝京师有加录之文矣。襄二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彼注云“月者,溴梁之盟后,中国方乖离,善公独能与大国”者,是朝大国有加录之文矣。注“如楚有危文”解云:即襄二十八年冬“十有一月,公如楚”彼注云“如楚皆月者,危公朝夷狄也”是也。注“聘无月”至“轻也”解云:即春秋上下内聘京师及大国悉书时是也。而襄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纹睦雌浮笔樵抡撸彼注云“月者,公数如晋,希见答,今见聘,故喜录之”是也。然则此云聘无月者,据内言之矣。
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
夏,公至自伐戎。
曹杀其大夫。何以不名?(据莒小于曹,杀公子意恢名。)
[疏]“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解云:即上六年注云“公独出用兵,不得意致伐”者,即此是也。注“据莒”至“恢名”解云:知莒小于曹者,正以春秋上下,曹伯恒叙于莒上故也。其莒杀公子意恢名者,即昭十四年“冬,莒杀其公子意恢”是也。
众也。曷为众杀之?(据杀三菝。)
[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