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技术来说,这个发展路线的风险最小,对于航运市场的贴合度是最高的。把100座级3000公里航程市场到200座级8000公里航程市场都一网打尽。技术难度相对可控,没有特别大的技术提升障碍,配合任重这边引进的碳纤维技术路线,在航空发动机和机体上大幅度减重,用双发客机同竞争对手的4发客机进行竞争,东大的航空客机可以保持住持续的竞争优势。
当然,这个过程或许要十多年才能完成,通过这么多年的研制过程,东大的航空业在大型客机设计和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方面,基本上就完全培养出来自己的队伍,如果未来还有什么变动,也可以完全自我进化下去了。
因为在rb211后的发动机发展上面,任重对于团队的研发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趋向宏观了。
现在取巧完成的斯贝发动机的研究,在未来不会再有如此多像素级复制机会了。
要搞到现役的航空发动机实在太难了。这得有合理的用途买一架飞机!
任重哪怕是身家巨万,也不太可能一架接着一架买飞机。
毕竟,下一个最容易获得的样本,差不多就是cfm56这款大路货,通常用于a319这种级别的客机上面,一架仅仅是购买就得几个亿,一年还要保养,这样费下去,任重在主世界也有些吃不消,毕竟他的钱主要还是投入研发上面。
同时这种逆向工程越高级的东西越难以逆向。
只是现代化的全数字化新航空发动机,程序控制那些地方基本上一无所知,仅仅是模仿已经行不通了。
所以任重现在着眼是发展研究团队的技术积累,通过同罗罗公司这种亮剑世界顶尖航空发动机企业合作研究几款航发后,从人家实际正向研究思维去学习怎么研究一款新的航空发动机。
现在同罗罗公司达成紧密合作,至少同时在开展三款发动机研究。
一款是基于图曼斯基r-27v-300升力/推进涡喷发动机和rd-38升力发动机详细设计资料,结合罗罗获得的飞马发动机联合研究垂直起降的发动机,后续双发不排除继续联合研究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可能性。
第二款就是在ws-9基础上,双方研究一款微创新放大版本的ws-9g,主要用于cac-120和a300客机的动力升级换代和长航程需要。
第三款是大名鼎鼎的rb211三转子发动机,在ws-9后续大刀阔斧进行三转子设计的全新涡扇发动机,主要是设计创意由东大方面提供。
由于这三款发动机技术方面思路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